大家好,水缸又来闲逛啦~
瘦西湖这次从近中午逛到下午4点多,删删减减留下了张图,终于到最后一期了,大家跟着水缸的镜头一起把剩下的地方逛完吧~
熙春台南面的玲珑花界,旧时有广池,多植白莲,塘内玉花点点,莹珠滴滴,故名“玲珑花界”
今日的玲珑花界是年在故址复建,东起莲性寺夹河,西至吟月茶楼。此处花圃间立有太湖石,上刻“玲珑花界”。
从花界一路东行是湖中一岛,岛上有白塔矗立,这是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史载仿北海琼岛春荫之白塔,高28.5米,由十三天、龛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它是我国现存砖砌喇嘛塔为数不多的代表作。
不过因为天色有点晚,白塔拍了几张都不甚满意,休息了一下拍了几张石雕小和尚就又开始逛了。
御碑亭,石碑上的诗作于丁丑春二月也就是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物遗存。
扬州市民口中的红房子,眼前的瘦西湖友谊厅,这里曾接待了扬州解放后首个来访的外国代表团,如今这里散发着浓浓的民国风,非常适合静坐发呆。
吹台,又名钓鱼台。相传乾隆有一次行舟于此,来了雅兴,想钓鱼,一旁的盐商立刻找来两个水性好的水手,潜入湖底,以荷叶遮顶,荷茎换气,在水下将龙鱼备好,待皇上放钩,便挂上龙鱼。乾隆一看龙鱼上钩,一旁的文武百官们喝彩欢腾,皇帝大悦,但只见龙鱼上钩,皇帝不禁纳闷,正待发问,旁边的盐商早已察觉,凑上前去,说道:“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一席话说得皇帝龙颜大悦。其实,钓鱼台的妙处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
幽静的一角,透过瓶状的门可以看到后面的金丝竹。
小金山是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屿,当年为迎奉皇帝到来,盐商开挖莲花埂新河,用开河的泥土及山石堆成了眼前的小金山。
山上遍植梅花,每当冬季梅香四溢,引得游人纷纷来此踏雪寻梅,故又称“梅岭春深”,为清二十四景之一。
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为密集的地方,历史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如今全都集中在这里,高低错落有序,每座建筑布局都很别致。
错落有致的园林布局,让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身处其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
处于徐园和小金山之间色彩鲜艳的小虹桥。
对面可能就是早上吃过早饭的趣园茶社的建筑了。
徐园,年建于原“桃花坞”旧址,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园。
园门如望日的满月,门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为吉亮工所书。
徐园内的主厅是“听鹂馆”,馆内有一副楠木罩阁非常值得一看,它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看似整体,实为三块拼合,只是接缝处理得极为细腻。听鹂馆前陈列的两只铁镬每只重达三吨,是南北朝萧梁时期的遗物。
但水缸的游览路线是要等出来时才到了徐园的正门。
继续拿出不知火,放在岸边灯台处拍摄。
借着后面趣园茶社的背景,拍拍手办。
四桥烟雨,为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初建于康熙年间。站在四桥烟雨楼上,南眺大虹桥,如巨龙饮水;北望长春桥,横架两岸,贯通东西;西顾五亭桥,如莲浮水面;俯视楼四桥烟雨楼下,春波桥连接小岛和堤岸。
每当朝雾暮霭之际,烟水空蒙,四桥如彩虹蜿蜒出没其间,极云水飘渺之趣。乾隆曾临幸此地,当即赋诗一首并挥笔赐名为“趣园”。
走了一天也累了,匆匆逛完最后的长堤春柳,准备出瘦西湖找地方吃晚饭,在景区外看到有一李白饮酒作诗雕像一尊,拍照留念。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瘦西湖景区还有不少地方没去,等明年有机会的话再去补遗吧,最后惯例的求一波转发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