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多有文房雅趣,中国文人士大夫把书房视为私人静修的空间,对内是自我释放的天地,对外则是至高礼仪的接待,君子清居所伴之物,绝不仅仅只为满足悦目之欢,更在于对心性品格的滋养。书房中每日静默以对的文房佳器,则更是文人生命中的真善之友,陶其情,养其气,诚可久居长伴。
然而,文房清供在宫廷艺术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精珍”、“稀有”,体现着帝王的意志和偏好。且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其制作来源广泛,一部分出自内廷制作,另一部分来自地方进贡,宫廷文房建立在皇室收藏基础上,依托宫廷造作的强大体系,服务于皇家陈设要求,贴切反映帝王的审美,是宫廷工艺具体而微的集大成者。
此次嘉德秋拍《宸赏——明清御瓷珍玩》精心为诸家遴选了6件重要的文房珍品,比比神完气足,以其完美、珍罕,深深打动大家,值得宝藏。特择三五佳器,先窥文房之余晖,一起解读蕴含其中的文人境界及皇家奢侈品位。
自明朝宣德年间,“宣德炉”诞生后,下延数百年,自成体系,历来饱受珍视。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凡民百姓,无论厅堂置放,书斋焚香,礼佛供香皆取宣炉。到了明朝中期正德年间,因正德皇帝尊崇伊斯兰教,特下旨命宫廷御匠铸炉造鼎,作为宫中陈设或供奉使用。并且在每个器物上,都要以阿拉伯文为饰,正德帝当政十六年之间,前后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阿拉伯铭文铜香炉、陶瓷炉,包括宫中瓷器、各种铜器等,多以阿拉伯文为饰。此件“明正德紫红皮如意耳阿文瓶”即为其中典型一例。
Lot
明正德紫红皮如意耳阿文瓶
H:14.1cmWeight:g
此瓶颈部饰如意耳,腹部如意开光内书写阿拉伯文。书法一流,珍珠满地,寓意吉祥,非正德宫廷不能为之。皮色为典型正德宫廷之皮色,简称“正德红”,全身红装,艳如胭脂,嫣红似枣,牵人心魄;此瓶之铜贵如黄金,如此精炼之铜,非宫廷十二炼精铜不能也。
御墨是清代专供皇帝的书写用墨。清代曾下发《内务府墨作则例》,专门指导御墨的制作。在乾隆年间,由于皇帝雅好和倡导,御墨的制作开始不计成本,精雕细镂,极尽奢华,达到了中国制墨工艺之顶峰。乾隆御墨用料上乘,均为顶级烟料,各种辅助也是精挑细选。同时诰命徽州制墨名家进京,如乾隆早期曹素功、中期汪近圣、晚期胡开文等大师,指导内务府墨作处,使御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Lot
清乾隆御制“众香国”、“青圭”、“蟠云”墨一函四方
铭文:一方背铭文:“御墨”、“众香国”,钤印“秀色入窗虚”,边“大清乾隆年制”款,“古华轩珍藏”款;
一方背铭文:“青圭”、“御墨”,边“大清乾隆年制”款;
一方正铭文:“蟠云”,背铭文“御墨”,边“大清乾隆年制”款;
一方顶铭文:“御墨”,边“大清乾隆年制”款。
L:11.1cmL:9.1cm
L:8.5cmL:6.8cm
此函乾隆时期御墨四方,曰:“众香国”、“青圭”、“蟠云”等,边铭:“大清乾隆年制”,纹饰细腻,富丽堂皇,墨色纯正,皮壳亮丽,略有开片,散发淡淡墨香,置于木盒,古色盎然。
众香国:墨呈八边形,一面填金书「御墨」及「众香国」墨名,下为方形「秀色入窗虚」印文。另一面浅浮雕花卉,满布蔷薇花、梅花、荷花、芙蓉花、芍药花诸花,象征“众香”。“众香国”为百花盛开的佛国。典籍中亦多有引用,唐殷尧藩《过友人幽居》诗:“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清梁章巨《归田琐记·芍药》:“余与右原则徧履花畦,真如入众香国矣。”此墨取诸花以象众香,是明清两代古墨中的名谱。墨一侧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识。另一侧阳文楷书“古华轩珍藏”,此墨体形硕大,质精坚细。背面模刻精绝,可见乾隆时代墨业的昌盛。
青圭:圭形御墨,外饰漆皮,精巧雅致。墨正面起脊,上印星宿图案,下印龙纹,龙纹清晰,鳞片丝丝入扣。墨背填金隶书“青圭”二字,其下阳文篆书“御墨”。一侧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蟠云:墨双面模印,纹饰相同,均为蟠龙连卷西番莲的枝叶。中心处开光下洼,阴文填金篆书“御墨”;反面开光处为填金隶书:“蟠云”,侧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此墨造型精致可爱,是一件可玩可赏之妙品。
墨呈玉佩形,造型略似鸡心佩,通体漆衣,两面装饰相类,均于右侧镌螭龙,随墨形升腾而上,其余处饰卷草纹,纹饰繁而不乱。中心有一椭圆形内凹,周以回纹,内凸饰一小螭龙,线条简洁,与右侧螭龙遥相呼应。顶部填金篆书“御墨”。一侧阴文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本品相类者,可资比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此套墨纹饰清晰,墨模雕刻精工,漆皮细腻润泽,片纹自然,填饰金彩保存良好。旧配木盒,随形硬囊与墨相合,可见其受藏家珍爱宝藏,流传有序,实属难得。
高凤翰琢砚于澄泥一属自有偏爱,在他《砚史》著录的一百六十五方砚中有“通州澄泥”“泰州澄泥”等澄泥佳作,年及年翦淞阁拍卖的“高凤翰雕龙绣虎五云池澄泥砚”与“高凤翰自制赠子澄泥缾砚”皆是澄泥砚。
此次嘉德呈现给藏家的“清乾隆丙辰()高凤翰铭夔龙纹澄泥砚”,是拍卖市场上有明确来源与出版的第三件高凤翰名研。乾隆丙辰至今历年,在此历史长河中曾经高凤翰铭製把玩的古研,历经沧海桑田能重现人间的,可谓廖若晨星,百不一遇。而有著录出版的更是凤毛麟角,澄泥樸研是高鳳翰製研铭研艺术之精品,实为典藏之选,藏家之幸也。
Lot
明黄花梨嵌百宝梅花诗文笔筒
H:12.4cm
笔筒以黄花梨木为材,口外沿表面嵌银丝卷草纹一圈。笔筒一面以各色百宝嵌作梅花图案,画法取文人折枝花之意,虬曲生姿,傲霜凌寒,颇具君子之态。另一面以嵌银丝手法嵌入篆书诗文“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谁言转丸手,能作殷雷声。雪居。”
“雪居”为孙克弘之号。孙克弘(约-),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生性巧慧,声音洪亮,状貌疏野。所居四壁皆画苍松老柏,崩浪流泉,有一种澄泓萧瑟之意萦绕其间。他喜交友,陈继儒谓其“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
所谓山子,因其成形后极似一座微缩的山水景观,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工艺独特审美标准的一种极致,为世人青睐。汪洙是清代顶级的雕刻名家,史载其作品“皴法高古,厥工甚细”,传世精品无多,此件“清乾隆汪洙制寿山石秋山行旅图山子”正是其罕见的传世佳作。平日里人们所常见的寿山石雕,多是以其石质艳丽、做工俊秀而引人入胜,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独有汪洙的作品与众不同,其匠心独具、施艺得当,展现的是中国文人数千年来所极尽推崇的自然清秀之风,与人的感觉是即便处于闹市,却可从中觅得一丝置身于山野园林般的静逸与安详。以山以水而入题,脱离凡尘而化境,正是汪洙这般的艺术巨匠,创作出这般无以复加的神来之品,其艺术造诣足令后人实难逾越,故愈显弥珍。
Lot
清乾隆汪洙制寿山石秋山行旅图山子
款识:“黄山汪洙写”款
L:37cm
此山子以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质地细腻,光润莹亮,自然拙朴。采用浮雕、透雕、线刻等工艺随形琢刻,山石耸立之间,松树葱翠浓郁,山泉湍湍而流,曲径通幽之处,亭台楼阁之下,人物相悦而谈,意蕴生动。山隅一角书“秋山行旅”,一印“汪洙”;另一角则落“黄山汪洙写”款。
山子最为精妙的是,作者以石材不同色彩的万般变化呈现出山川林木的无限景致,与人一种极富空间的审美遐想,令世人惊叹。若细细观之,其格局与章法,尤似一幅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山石的展现则更似绘画中的披麻皴。实可谓因形取势、繁中就简、自然生趣、妙然天开的艺术珍品。
整座山子雕工细腻,气势磅礴,布局殊妙,琢制有序,于寸天厘地间,万象具焉,令人缠绵其间。刀法狂放不羁,亦不失于紊乱无章,线条峭拔爽劲,亦不流于粗滥之弊。作为山水移景的自然投射,雕山子经常多以人物山水入题,几臻入灵尘化境,为斋阁主人对内心桃花源的一种绝世憧憬。
以寿山石为材,随形雕刻的此类作品有记载的仅数件,风格极似,分别落款为海阳汪英或汪洙。海阳即今山东海阳市。汪洙是清代顶级的雕刻名家,张俊勋《寿山石考》一书(成于年)中有关汪洙记载如下:“近有人于京师得寿山石刻,作山路崎岖,树木茂密,有屋有亭。一茶博士,伫立诗客,一人驱三马登山,二人对立舟中作问讯状,朝日自山后出。原题‘如日之升’,下刻‘汪洙’二字,皴法高古,石质温润,厥工甚细”。台北故宫有一件出版(见《文房聚英》),说明此类寿山摆件在乾隆时已成为宫廷陈设。另北京拍卖曾于年春以.5万人民币成交一件清乾隆寿山石山水人物山子(北京拍卖,年06月05日,编号),即为汪洙所制,与拍品风格近似,可资比较。
Lot
清早期芙蓉石雕戏狮罗汉像
H:15.5cm
芙蓉石雕罗汉坐像,造像庄严,不仅衣褶翻动流荡飘逸,同时袖摆衣纹亦钩勒细腻且嵌有杂宝。所用芙蓉石质地通灵温润,肌理细腻,纹色浓淡交错,利用天然之色,斑驳相间,温雅可爱,更增添几分雍容端庄之姿。
此像主要采用圆雕、线刻、镶嵌等工艺,雕工精细,注重表现人体骨骼和肌肉结构的转折起伏,脸部的线、面变化丰富,脉络清晰,突出表现了罗汉慈悲为怀、落拓大度的精神风貌。是清代宫廷芙蓉石雕之精品。且罗汉像与原配山石底座为一块芙蓉料所制,实属不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