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出产在离福州市区40公里的北郊寿山乡。
年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上发掘的南朝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二只寿山石刻的小猪。从纪年墓砖为元嘉二十二年乙酉(年)来判断,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寿山石并把它刻成艺术品了。到了唐代,风景秀丽清幽的寿山,寺院林立,僧人建寺院时亦挖到寿山石,并把五彩斑斓的寿山石琢磨成念珠、钵盂,以馈赠四方游僧或香客。到了宋代,寿山石被刻成石俑用作殉葬风靡一时。近十几年来,从福州、闽侯等地宋墓中出土的明器以寿山石俑较突出,而且数量之多也是少见的,有的一个墓坊内竟有多达余件石俑。
石俑可分人物俑和动物俑两大类:人物俑又有立、坐和跪三种造型。立俑有文、武、舞的造型之别。文、武俑是男性、舞俑则是女性。人物俑以舞俑和跪俑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雕刻技艺尤为精妙。动物俑常见的有玄武(龟)、朱雀、苍龙、螭虎、鸡、犬等。大小不一,造型质朴,刀法简洁,使人惊叹宋代的工匠竟有如此丰富想象力和高超技艺。到明、清二代,由于金石学兴起,加上文人画家采用叶腊石篆刻图章,寿山石由于质地晶莹温润而纹彩斑驳少砂钉,容易奏刀,深受画家和篆刻家的喜爱,因而寿山石章印钮雕刻也应运而生了。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寿山石章、是明代著名学者李贽的二颗印章(一颗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颗藏泉州文管会),印钮上刻的古狮神态威武,刀法古拙。寿山石印钮,题材广泛,有古兽、人物、草虫、花鸟、果蔬和仿古图案等。古兽中就有古狮、螭虎、狡猊、麒麟、龙凤、玄武、角端、饕饗等种。印章刻制还有一种“薄意”的独特雕刻艺术,其表现内容以山水和花鸟为主。寿山石章不但博得古代文人画家喜欢,就是近代和现代的篆刻名家亦十分喜爱,如吴昌硕、齐白石、赵叔孺等亦常用寿山石章刻印。
寿山石刻艺术除了印章外,:还有人物、动物、花鸟和山水圆雕的作品。
寿山石按其质地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多品种,如田坑有田黄、黑田、白田和红田等;水坑有水晶冻、牛角冻、玛瑙冻、桃花冻、环冻、天蓝冻、坑头冻等;山坑有杜成坑、善伯洞、鹿目格、芙蓉、高山和太极头等。世俗以田黄为贵,价为金之数倍,其实白芙蓉、水晶冻、桃花冻、天蓝冻、杜成坑等各尽其妙,亦不比田黄石逊色。
美丽的寿山石为历代造就一批技艺高超的艺人,可见于史志记载的,如清康熙时代的杨玉璇和周尚均最著名,他们作品可与古代的韩干、戴嵩诸名家的作品媲美,其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多有收藏。光绪时期的潘玉茂、林谦培和近代的林元珠、林文宝、郑仁蛟等他们无论是印章钮饰、还是人物等雕刻,其技艺都雄踞当时寿山石雕艺坛之首。更值得一提的是“薄意”雕刻大师林清卿(—年),把“薄意”雕刻技艺提高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作品与同时代的吴昌硕大师的作品等量齐观,倍受人们喜爱,人人争宝之。
寿山石的发现,不但引起文人画家篆刻家的青睐,也引起学者诗人对它讴歌,并有专著行世。前有清代的高兆《观石录》和毛奇龄《后观石针》,后有《寿山石谱人《寿山石考》、《寿山石小志》、《寿山石刻史话》和《寿山石志》等。
解放后,寿山石刻空前发展,现在经营和从事寿山石刻的部门和工厂有数家之多,从艺人员以千计。产品畅销到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预言,随着我国的开放政策的发展,作为福州的特产——寿山石刻也会饮誉寰球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