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过,中亚的贸易和文化传播对整个世界都产生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详细说说中亚如何影响到中国草原,中国草原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中亚的。
这得先从回鹘汗国说起。
回鹘汗国的崛起
我们知道,唐太宗时期,突厥汗国被征服。后来武则天掌权期间,突厥汗国又复国了。
唐玄宗为了打击突厥,扶植了一个突厥人的附属部落,名字叫回纥。
公元年,大唐就和回纥联手灭掉了突厥汗国。于是,回纥就成为了草原的霸主,后来,它改名为回鹘。
公元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出生于农耕、草原的过渡地带的辽西地区。
安禄山的爸爸是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属于东波斯族群),他的妈妈是突厥人,所以安禄山身上流着中亚和草原的两种血。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遣大将哥舒翰应战,但玄宗一通乱指挥导致了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玄宗逃离了长安并退位。
为了平息战乱,大唐求助回鹘,回鹘的牟羽可汗因能获得大量财富而率军南下,助大唐收复东都洛阳,同时也抢取了很多财富。
除此之外,还收获了三个摩尼教(也就是明教)的粟特僧人。
后来,粟特僧人说服了牟羽可汗皈依摩尼教,并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皈依。
没多久,摩尼教就成了回鹘帝国的国教。而原本身处中亚的粟特人,看到摩尼教在草原上的发展,都纷纷来到回鹘。
大唐好不容易在安史之乱存活了下来,却又陷入到了藩镇割据的困境,大唐帝国的政府再也没有能力去打压藩镇了,于是又求助于回鹘。
回鹘非常乐意,因为能获得一笔很多的保护费。
而为了能获得更多的且源源不断的保护费,回鹘就很乐意维持大唐帝国与藩镇之间的力量均衡关系,确保任何一方都不能灭掉对方,这样回鹘得到的利益就更多了。
这个策略就是大量移民到回鹘的粟特人参谋出来的。我们说,大唐在安史之乱后又撑了年而没有亡国,跟回鹘的干预有重要的关系。
回鹘帝国的灭亡
移民过来的粟特人将东地中海的叙利亚文字传播到了回鹘(今天的蒙文和满文都源自粟特文的字母)。
粟特人帮助回鹘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还将这些财富专卖到西方。他们还引导会胡人对抗波斯人以打击贸易商的竞争对手。
于是,粟特人就承担了回鹘汗国大脑的角色。
正是回鹘和粟特人有这种合作共生的关系,回鹘人获得了知识和财富,并迅速走上了文明化的道路。
可是,文明化慢慢改变了回鹘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开始修筑城墙。这么一来,游牧帝国的机动性就完全要丧失了。
渐渐地,兵民一体、生产-生活-战争的密切配合的组织特征发生了极大的分化,组织结构变得很复杂。
这会让游牧帝国变得特别脆弱。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回鹘帝国是蒙古高原历代游牧帝国中唯一的筑城的帝国。
公元年,回鹘帝国的西北方的森林中出现了一个野蛮的突厥人部落,他们是黠戛斯人。
这个部落对回鹘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回鹘帝国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于是很快就亡国了。
喀喇汗国的建立
回鹘亡国了,历史并没有结束。相反,亡国的回鹘人逃亡到其他地区,竟然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亡国的回鹘人分为几支四散逃亡,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向西逃亡的回鹘人。
西迁的回鹘人又分为好几支,其中有两支分别逃到了中亚地区和甘肃、青海一代,他们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着重聊一聊逃到中亚地区的回鹘人。
迁移到中亚地区的回鹘人,征服了当地的游牧者,建立了喀喇汗国(主要位于今天的新疆西部和中亚的几个斯坦国)。
之前我们说过的像阿尔法拉比、阿维森纳等中亚的伟大的思想家,就是生活在喀喇汗国。
后来,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喀喇汗国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因之前在漠北的时候,在粟特人的帮助下,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懂得中亚的定居文明该如何治理。
于是,喀喇汗国统治了中亚的定居地区,建立了一个二元帝国。
但是,回鹘人仍然有着强烈的中国意识,他们自称“桃花石汗”。
桃花石是中亚人对中国的称呼,这个名字来自北魏皇族的姓氏“拓跋”,后因为口音传到中亚就变成了“桃花石”。
喀喇汗国改变了中亚
喀喇汗国的建立对中亚带了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波斯人口的突厥化
第二,突厥人口的伊斯兰化
我们分别来看看。
人口结构的变化
喀喇汗国建立之前,中亚定居的地区,也就是天山-锡尔河以南(今天的南疆地区),多半是东波斯族群的粟特人,是高鼻深目的白色人种。
北方的游牧者多半是突厥人,也就是蒙古人种,他们以前一直没有兴趣迁居到南疆。
回鹘人迁移到中亚后,因为他们懂得定居的逻辑,就有部分人进入到了南疆,转为了定居的方式。
后来,回鹘人和波斯人慢慢混血,就让中亚开始了普遍的突厥化。
你会发现,今天的南疆少数民族,白色人种的特征会相对明显一些,北疆的少数民族黄色人种的特征相对明显。
这种差异就是和这段历史上突厥人和波斯人混血的不同比例有关联。
突厥的伊斯兰化
回鹘西迁之前,中亚地区已经伊斯兰化了,但之前在中亚来来往往的突厥人并没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需求,一直到喀喇汗国的建立。
为什么喀喇汗国建立会信仰伊斯兰教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回鹘之前在漠北虽然跟着粟特人走上了文明化的道路,但时间太短,这种文明并不系统。
到了中亚,看到当地伊朗语系人群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政治秩序和文明成果,自然心向往之。
另一方面,如果皈依了伊斯兰教,统治当地的穆斯林的成本会变得很低。于是也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突厥人开始了伊斯兰化。
所以啊,你会发现中国的草原与中亚在历史上,竟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曲折情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