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铸牢展”)正式对外展出。

成立文博专班,历时10个月,汇聚国家民委系统文博领域专业力量;从所属单位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形成“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个单元。

▲铸牢展上展示的古代兵器。石建杭摄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民族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巨笔镌刻下“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答案。铸牢展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用文物古籍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为观众铺展开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一聚焦主线,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置身近平方米的铸牢展展厅,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交织融合。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到历史上各民族的深度交融,再到近现代以来各民族共抗外侮、共同发展的鲜活图景,铸牢展展现了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

▲展厅一瞥。石建杭摄

时间跨度如此之大、所涉疆域如此辽阔,铸牢展如何通盘筹划?展品如何遴选?

铸牢展是国家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铸牢展的立足之基。

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铸牢展利用国家民委所属单位馆藏,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力求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觉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行走在铸牢展展厅,就仿佛徜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辉煌成果的彩陶文化之马家窑陶壶,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与长鼓,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见证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带着深邃内涵和独特魅力的各类展品,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阐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民族文化宫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铸牢展展出的文物古籍来自国家民委所属文化事业单位和高校,包括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此外,还向全国15个省区39家文博单位发函商借,选择了反映“四个共同”的代表性文物古籍。其中,文物的门类涵盖了生产工具、印章证件与钱币、语言文字与文献、交通运输与信息传递工具、服饰与饰品、节庆与民俗礼仪用品、书法绘画作品等。古籍内容分为国家治理、中华民族史、文化交流交融史、宗教中国化4类,包括一批珍贵古籍和独有古籍。

二汇聚重器,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是一个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着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根系。众多史前文化的相互聚合、交融,催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连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长鼓。

陶器是破译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铸牢展上一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彩陶,是史前时期文化大交流的重要“亲历者”,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些史前彩陶文物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等,年代为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多年的青铜时代。

▲变体鲵鱼纹陶瓶。

展厅里,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变体鲵鱼纹陶瓶,为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资源。变体鲵鱼纹陶瓶距今-年,见证了史前时期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发展至甘青地区、衍化为马家窑文化的历史。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曹美丹介绍,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阶段的典型纹饰,皆由仰韶文化彩陶中的鸟纹或变体鸟纹衍化而来,在圆、圈和弧线的起伏变化间灵活组合,是马家窑文化的先声。“这件陶器将变体鸟纹换成甘青地区特有的变体鲵鱼纹,正是两种文化类型有机融合的写照。”

此外,铸牢展上亮相的彩陶文物还有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彩陶壶、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陶壶、马厂类型蛙纹陶壶等。这些中华先民创造的时代器物,既是时代的精品,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鲜明印证。

▲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

“铜”声共振,鼓舞中华。从迄今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的国家,目前发现较早的铜鼓已有多年的历史。中国民族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部主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兰冬表示,“铜鼓是我国南方多地域、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但从铸造工艺和装饰上来说,铜鼓又体现出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互动,是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

铸牢展上的一组铜鼓,或古朴大方,或庄重神秘,响彻着历史与文化的回音。它们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年代涵盖从汉代至清代。其中民族文化宫馆藏的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引人注目,它器型高大圆润、纹饰精美繁复、色泽光亮如新,是存世铜鼓的翘楚。

在这一区域,“铜鼓同心圆”装置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一组铜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圈鼓面上镌有十二生肖等图案,观众触碰铜鼓,同心圆便会变幻出绚丽色彩,同时播放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它的设计灵感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圆’的重要论述,象征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范一峰说。

三汲古润今,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与历史文物一样,古籍文献同样是铸牢展的重要展示。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

▲《春秋公羊传》注疏。

▲《圣朝混一方舆胜览》。

▲《长春真人西游记》。

铸牢展展示了多种少数民族古籍,其中重点展示了国家民委系统所藏的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古籍,并辅以百余幅古籍图片。展出的古籍涉及多种民族文字,包括蒙古文、藏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于阗文、八思巴文、东巴文和西夏文等。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一览中国文字百花园的盛况,感受中华先民在创制发展文字过程中的非凡智慧和广泛交流。比如,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文、古布依文等,都是借用和仿照汉字创制的,在形态上看起来和汉字一样。

如何让冷门绝学走到幕前,讲述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故事?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处长杨硕介绍,文博专班前期组织力量对国家民委系统馆藏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并向各地民族古籍工作部门广泛动员,搜集信息。在此基础上,邀请30余名专家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3个方面,对搜集到的古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多轮研讨,精选展出内容。

▲展厅一瞥。石建杭摄

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有着“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称的《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成书于19世纪的托忒文《西游记》、满汉合璧《西厢记》……从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经典,铸牢展让古籍真正走出“深闺”,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看见古籍、走进古籍、认识古籍的窗口。

展品琳琅满目,展陈设计亦独具匠心。展台犹如一张打开的卷轴,一件件精美展品、一册册珍贵古籍置于其中,观众只需旋转按钮,就可以在卷轴上的电子屏里,选择想了解的文物故事。

在“大一统”单元,观众头顶古星空图,脚踏中华文明之河,“花瓣墙”上藏有余册珍贵古籍,“集思柱”象征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大交融”单元,观众头顶上方是古丝绸之路地图,脚下是“四大民族走廊”,还能在“同心共振”互动专区聆听各民族的音乐交响;在“大团结”单元,用各民族乐器精心打造的“乐器墙”,意为“万方乐奏”,寓意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大团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精神财富。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国家民委精心策划、群策群力,在历史的坐标上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史鉴今,启迪未来。这一主题展无疑是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生动课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鲜活实践。(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