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天宁寺局部

1.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

包含摩崖大佛及古建筑群、千佛寺石窟及古建筑群、北魏石兽、陇西尹公浮屠、《大伾山铭》、准敕不停废记碑、《鲁元翰题记》、龙洞及《康显侯诰》碑、《大伾山诗》、王铎摩崖题记。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摩崖大佛及古建筑群

大伾山摩崖大佛及古建筑群(即天宁寺)位于浚县大伾山东山腰。大伾山摩崖依山崖凿就,高22.29米,是一躯善跏趺式大弥勒佛像。头顶的高肉髻上饰以螺发,顶处有“宝严”,肉髻中刻“髻珠”。面相丰满,方颐,下颏略宽,额间有白毫相。双目平视,眉骨突起,与鼻相通,双唇紧闭。粗颈横刻三道弦纹。双肩齐亭,左肩宽于右肩,并不对称。胸部宽厚坦挺而不露乳。左手扶膝,右手肘前伸,五指并拢,掌心向外,示无畏印。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衣结带,衣纹疏朗。双腿下垂作椅坐式,脚面平直不隆起,下踏重层覆莲。雕刻手法为平直阶梯式,左转弯处有突起圆棱。大佛头部小,上身短细,下身粗长,呈“△”形,比例失调,体现了早期石雕艺术的不成熟性。大石佛创凿年代,古今说法不一,有后赵、北齐、唐代三说。

摩崖大佛所在的天宁寺原名大伾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坐西面东。明代改为坐北面南,更名为天宁寺。清道光二十八年()又改为坐西面东。故今寺院有南北、东西两条轴线,面积平方米。

东西轴线现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山门5间,清道光二十八年()重修。藏经阁建于明万历三年(),面阔5间,高两层,阁内原有佛经卷,已于年移平原省博物馆(今存新乡市博物馆)。阁内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米余。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原为北魏时建的7层高阁,面阔5间,元末被红巾军烧毁。现存大佛楼为明正德十年()重建。高21米,与崖顶齐,硬山灰瓦顶。因大佛高22.29米,古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说。南北轴线现存地藏殿3间,2层;天王殿3间;罗汉殿3间;大雄宝殿3间。大雄宝殿为明崇祯十七年()重修,卷棚顶,前有拜殿,两山上有清代所绘二十四诸天壁画。另在天王殿东有钟楼一座,内悬明景泰四年铸造的铁钟一口,重斤。

天宁寺上门

寺内保存有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明《重修天宁寺三殿碑》、明《大伾山天宁寺金饰佛像记》碑等重要碑刻和王守仁《大伾山诗》等重要摩崖题记。

大伾山摩崖大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佛像,是我国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粲的明珠,为研究我国早期石雕技术和佛教传入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很高文物研究价值。

(2)千佛寺石窟及古建筑群

千佛寺石窟西山璧雕像

千佛寺石窟及古建筑群(即千佛寺)位于浚县浮丘山南部山巅,始建于唐代。明嘉靖元年(),中奉大夫、巡抚、邑人宋明改千佛寺为浮丘书院。清康熙初年复为千佛寺,并重修寺内殿宇。嘉庆十八年()毁于兵燹。道光年间僧人庸会及其徒侄寂林率徒孙普心广为募化,修复中院中殿、后院水陆殿及两厢房。光绪三十二年(),知县陶珙、教谕张霦会同乡绅王恩桂、李承治等人于千佛寺创建浚县农业中学堂。民国5年(),县长吴宝炜又改建为乙种蚕桑小学堂,后更名为蚕业学校。自年起,先后在千佛寺开办浚县初级师范、医院住院部、浚县教师进修学校。年底教师进修学校迁出。至年,对千佛寺进行全面维修。

千佛寺石窟开凿在浮丘山南部山脊一块突起的石山崖壁上。石山高约5米,南北长约21.5米,东西宽约7米。石山西壁凿两个石窟,南窟较大,洞额刻有“佛国”二字,为清代书画家程淓题书。下有元至元六年()梵文六字真言题刻。两窟内有佛龛个,造像尊,题记7方。石山西、南壁间凿摩崖造像76龛。石山四壁刻摩崖题记(字)11方。题记最早的为梁永隆元年()。

千佛寺第1窟释迦摩尼雕像

千佛寺石窟所在的千佛寺坐北朝南,南北长米,东西宽75米,占地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4座,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皇姑殿、水陆殿。另有石山西侧菩萨殿,石山东侧僧房,千佛洞前抱厦,石山上真武阁,石山西南威震五岳坊,三皇姑殿前东西厢房及东偏房,水陆殿前东西厢房。除真武阁、震五岳坊外,全部为硬山式灰瓦顶建筑。

三皇姑殿、水陆殿为千佛寺的主要建筑。三皇姑殿面阔五间,明、次间前后带走廊,明间为过厅。水陆殿面阔七间,带前廊,龙吻吞脊。水陆殿前有桧柏1株,枝叶繁茂,胸围2.90米,平均冠幅14米,被载入《河南古树名木志》,有“华北第一柏”之誉。寺内还保留《新更浮丘书院碑》等重要明清碑刻7通。

千佛寺石窟是唐代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对研究我国石窟寺及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3)北魏石兽

北魏石狮(现存河南博物院)

年出土于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山门前七十二磴台阶下,现存河南博物院。经专家考证认定为北齐石狮。石狮雌雄一对,均蹲于长方形基座上,兽座相连,为整块青石雕成。雌狮通高1.5米,雄狮通高1.75米。两者整体造型基本相同,上半身后挺,体态呈蹲立状。头部略成长方形,双目圆睁,警视前方。双耳长尖,向后伏于头顶之上。吻部内收与鼻额相齐,张嘴露齿,下颌前伸,颌下雕出三绺曲动状长髯。四肢粗壮,前腿直立,着地有力。石狮形姿狰狞,形象逼真。

(4)陇西尹公浮屠

原立于浚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大赉店镇大八角村东南真武庙内。年破“四旧”时被拆除,塔身四散。年5月收集到浚县博物馆,复原后立于浮丘山碧霞宫后院。

该浮屠塔为青石质四面密檐式宝塔,通高4米。塔顶为圆形摩尼珠宝刹,基座为须弥座,平面四方形。塔身底层两面开龛。正面龛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为结跏趺坐。龛楣宽厚,上刻有释迦像,两旁为骑青狮的文殊与乘白象的普贤,外侧有天龙盘旋。龛外两侧有戎装天王陪侍。背面龛内有门,无造像,似象征舍利函。龛楣中央刻一神兽面,上面有在莲花座上的舍利宝塔。两侧有天龙缠绕,飞天翱翔。天龙下面有鸟身形象,翅下垂,头部已残缺,疑是迦陵频迦的形象。塔身底层左面刻写“陇西尹公浮图(同浮屠)铭并序”。塔身下为三层须弥座。上层四面束腰部的中央各雕一兽首,面容已漫漶,似为狮首;四角均有雕饰,已残沥。下面叠涩为覆莲瓣纹。中层束腰部四面各有二壶门,内有一圆雕坐姿天人,面部、手部等处均已残沥,怀疑是奏乐的天人形象。最下层须弥座上四角各刻一力士立像。上面的六层塔身,在每层的四面中央各雕有一尊坐佛。整座塔造型匀称优美,雕刻精细美观,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文化昌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清嘉庆《浚县志·金石录》载录铭文。

(5)《大岯山铭》

《大岯山铭》摩崖题刻位于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南侧崖壁上,高0.62米,宽0.93米,楷书,刻于唐建中元年()。铭文:

“登于大岯,禹所经过。顶凸坤仪,根压黄河。天生忠良,济物宏多。山河灵神,俾环海戢戈。唐建中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敕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谏议大夫洪经纶题。”

洪经纶,祖籍河南淮阳,唐代天宝六年()进士。历官谏议大夫,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宣歙观察使。建中元年,洪经纶奉敕前往东都洛阳访察,得知魏博七州节度使田悦,私养食粮兵七万余,洪经纶散其4万,令归于农。后田悦和惟岳等叛乱,朝廷以洪经纶当初处置不力,遂罢其官。《大岯山铭》就是洪经纶由魏博至洛阳的途中题的。文中表达了洪经纶愿刀枪入库,山河灵神保佑天下太平的愿望。唐建中后,移居婺原官坑。为歙宣文学首倡。兴元元年(),叛军朱泚授其太常少卿,后被斩。《旧唐书》中仅见记载洪经纶建中初为黜陟使,但不见其为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此铭可补正史书之缺。清毕沅著《中州金石记》载铭文并附跋文。

(6)准敕不停废记碑

位于浚县大伾山东腰天宁寺院内。碑身上端为圆弧形,高1.95米,宽0.85米,厚0.21米,立于后周显德六年(),滑州节度掌书记马去非撰文。原碑于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存碑为年复制。碑额书“大岯山寺之记”,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敕文,下为记文。碑文记述后周显德五年(),周世宗柴荣颁诏灭佛,抑制佛寺,而天宁寺得柴荣敕准保留的这一历史事件。

周世宗柴荣在位六年,留下的文物廖若辰星,特别是反映后周抑制佛寺裁汰僧尼这一历史事件的碑刻,除《敕留启田庙记》碑早已不存外,今日尚能见到的仅有此碑。《准敕不停废记碑》是研究我国后周历史、佛教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碑文收载于王昶《金石萃编》、毕源《中州金石记》、清嘉庆《浚县志·金石录》。

(7)《鲁元翰题记》

位于浚县大伾山东腰龙洞口崖壁上,宽0.35米,高0.5米,楷书,刻于宋元佑元年()。题记:

“鲁元翰再观龙穴,元祐元年七月二十一日。”

此方题记是时任卫州知州的鲁元翰第二次登大伾山时所题。据史书记载:鲁元翰与苏东坡是知己好友,当时新旧党争中。元丰八年()哲宗继位后,重用司马光、苏东坡,而鲁元翰被排挤并外放卫州(今卫辉)任知州。临行前,苏东坡作诗一首送鲁,题为《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曰:“桃花忽成荫,荞麦季已繁,闭门春昼永,唯有黄蜂喧”。

(8)龙洞及《康显侯告》碑

龙洞及《康显侯告碑》位于浚县大伾山东腰摩崖大佛北米丰泽庙内。

龙洞在丰泽庙内一向东突出的崖壁石窟内。石窟高约2米,内有三个天然洞穴。上穴最大,口呈圆形,直径约1米;中穴口径约0.5米,下穴较小。上穴洞壁光润,可映人影,曲幽狭隘,可匍匐钻人。深邃莫测,与山顶罅隙相通。相传有龙出入此洞,因名龙洞。宋时,龙洞又称西阳明洞,宋乾德五年()霍篯作《西阳明洞记》。龙洞求雨,灵应异常。因故北宋政和八年(),宋徽宗敕封龙神为康显侯。每逢天将下雨,洞内先有云气涌出,宛如“晴雨计”。“龙洞秋云”,为浚州八景之一。元代马德华作诗赞曰:“巨灵裂山石,洞府何虚深。风雷振龙穴,秋月结长阴。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愿为崇朝雨,式比济时心。”洞口崖壁浮雕五条滚龙,俗称“滚龙壁”。雕刻于元至正十年()。滚龙壁约20平方米,五条滚龙腾云驾雾,相互盘绕。洞口两侧各一腾龙,龙爪前伸,体态矫健,向龙穴作拱首状。偏上两条飞龙,龙首向上昂起,龙尾隐于穴中,作出洞欲飞,仰天长啸状。最上一龙,回首曲颈,偏偏起舞。五滚龙雕工精细,为元代石雕艺术珍品。

《康显侯告碑》立于丰泽庙龙洞旁,由碑帽和碑身组成。碑帽上部为圆弧形,高0.74米,宽0.96米。正中四个大字为汉语篆字“康显侯告”,在四字中间横刻草体梵文六字真言,左侧竖刻蒙文题记“大名路浚州达鲁花赤题”。碑身高1.88米,宽0.93米。碑文分六层。一、二层为敕封龙神为康显侯的官方敕文,年款为:政和八年()闰九月八日。三、四、五层为吏部批示和告印。敕文和批示均为行书。并注:“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第六层为楷书记文。记述了政和八年(),“徐公由尚书郎莅两千石,下车之始,询民利病”,到龙洞为民求雨辄应,并上报于朝廷请求封赏的经过。落款为:宣和元年()三月日奉议郎充浚州州学教授黄翰记并书。

此碑兼具汉、蒙、梵三种文化语言,一碑含有封建官制五十一枚告印,一碑布满宋书法大家蔡京的亲碑手迹,其具有历史学、语言学、书法学价值难以估价。清毕沅《中州金石记》载录碑文。

(9)《大伾山诗》

《大伾山诗》摩崖位于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北侧石崖上。刻石面积为:高0.90米,宽1.60米。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所作并题书,刻于明弘治十二年()。全文: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余姚王守仁,大明弘治己未中秋朔”。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这首《大伾山诗》,是弘治十二年(),王守仁护送浚籍名宦王越灵柩到浚县,在大伾山讲学时所作。《大伾山诗》摩崖大字行楷,笔势苍劲,布局雄浑,是王守仁书法艺术的杰作,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10)王铎摩崖题记位于浚县大伾山东腰摩崖大佛北约米崖壁上,北与龙洞临近。共有三方。

“鹭涛虎岫”摩崖题字。高1.7米,宽1.8米,字径0.7米。八分书。题字全文:“鹭涛虎岫,王铎题,明崇祯十七年春。”

“仙崿”摩崖题字。高0.9米,宽2.5米,字径0.7米。隶书。题字全文:“仙崿,明崇祯十七年二月朔七日,孟津王铎书。同观:黎阳刘尚信、刘伟施、翟生光,山阴朱儁、僧维升。”

“再至青坛”摩崖题诗。高0.76米,宽1.26米。行草。题诗全文:“窅窅崇青色,中兴谥此坛。石稠原少树,洞背故多寒。帝子留神鼎,河渠自汉官。为怜骐馵歇,暂得憩安磐。甲申春夜执灯题书,王铎。汉光武登大伾祭名为青坛。”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累擢礼部尚书。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书法尤精,被誉为“神笔王铎”,有《拟山园贴》集等。

2.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浚县古城墙(略),

(2)文治阁(略)

3.碧霞宫

碧霞宫山门

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位于浚县浮丘山南部峰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明清多次维修扩建,始具规模。宫坐北面南,山门以南为宫前区,有遏云楼(俗称戏楼)、广场、月台、万物资始坊、石狮等。山门以后为宫殿区,沿中轴线布置三进院落,占地平方米,殿宇87间。

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覆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大门三对,上饰铜质门钉。山门左为巽宫楼,右为坤宫楼。

院中有长方形莲池,池上架拱桥贯通南北。东西两侧建有四座帅殿和钟鼓二楼。

二门为庑殿式建筑,实榻门,檐下四周置如意斗拱,造型别致。东西两侧设便门供人员出入。

过二门为中院,院内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两侧廊房各10间,院中置铁火池、铁香炉等。

碧霞宫二门

大殿建在面积约平方米的青石铺面的高台上,砖砌台基,高2米,高台前正中盘龙御路精雕盘龙4条,两侧有9级石阶供上下。大殿面阔5间,由卷棚顶拜殿和重檐悬山顶后殿组成,两殿相连,浑为一体,四周绕以回廊。顶覆黄绿琉璃瓦,金碧辉煌。后殿正脊中间装一“风磨铜宝瓶”,高1.5米,经久不锈,光亮夺目。大殿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绘有图案30多种。正面全系木雕彩绘,前檐下彩绘二十四孝图。正门两侧窗棂四周遍饰花鸟图案。窗芯镶嵌金色大字。东窗为“灵镇东岱”,西窗为“光映西池”。后殿内有莲花须弥座3个,上各置木雕暖阁,内塑碧霞元君、佩霞元君、紫霞元君像。大殿两侧有配殿,东为老母殿,西为三仙殿。

碧霞宫大殿

大殿后为妥圣坊,过坊即为后院。后院为寝宫院,寝宫楼面阔5间,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通高16.9米,三重檐歇山顶建筑,绿琉璃瓦覆顶,飞檐挑角。楼阁四周回廊环绕。楼上木雕暖阁内有木雕碧霞元君睡像一躯。寝宫楼前两侧有配楼各3间,楼前出檐。

碧霞宫大殿和寝宫楼侧影

碧霞宫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道教建筑群,建筑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4.大运河

20世纪80年代运河清淤图

浚县涉及卫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云溪桥。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六批京杭大运河合并)。

(1)卫河浚县段(略)

(2)黎阳仓遗址(略)

(3)云溪桥云溪桥又名廉川桥,位于浚县县城西门外,横跨卫河。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8),木石结构。嘉靖三十三年()坍塌。嘉靖四十五年(),浚县知县魏沣重修,改为石桥。至清康熙十四年()知县刘德新重修。道光、光绪、民国年间又数次修葺。年、1年,县政府两次对桥重修改建。年对云溪桥再次维修,恢复青石望柱栏板。今云溪桥仍坚固在用。

云溪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身长48.7米,两侧原各有引桥50米,现东侧尚存,西侧早年被拆除。桥面宽9.95米。桥面上错缝横铺宽0.5米、长1~1.5米不等的长方形条石一层,中间为赭色石,两侧为清石。桥体用青石砌筑,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外突三角形分水石,以减缓洪水冲击。拱券券面石雕卷草图案,主券正中龙门石雕刻吞水兽。桥拱内均可行舟,正中主券高大,净跨度8.01米,矢高4.4米。两边四拱券越向外越小。桥的四角雁翅上各置一卧姿石雕水兽,低头引颈作吸水状,形象凶猛逼真,当作镇水之用。在西南侧石兽上方一根长条石插入壁体,条石端部外露雕作兽面。

桥四角原有华表,桥头建有卫水环清坊,惜早已无存。桥头原立《卫河廉川桥碑》,今碑位于浚县县署。该碑立于明嘉靖四十五年(),碑身高2.58米,宽0.9米,楷书。碑文记述了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魏沣(字廉川)带领民众维修云溪桥的经过。

古代云溪桥周围自然风光优美,“云溪烟雨”为浚州八景之一,元马德华作《浚州八景诗》赞之。今云溪桥仍是进出浚县古城的主要通道。

5.黎阳城遗址:年10月,西汉至北宋年间黎阳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