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城山
我要以诗的形式,话说城山。
说到城山,说到位于大连市庄河市城山镇沙河村万德屯西北约米的城山,我就肃然起敬。那是一首古老的诗,沉郁顿挫,雄浑苍劲;那是一位圣洁的母亲,满是故事,一身传奇。
1点将台
直上云霄点将台,
天风扑面海怀开。
横刀立马风萧处,
百万雄师振臂来。
城山点将台,石筑方形,基宽7米,高1.9米,砌石11层,逐层内收,四边呈圆角,所用石料皆为花岗岩,凿作如砖形,大而方正,垒砌用心见工,是同类建筑的精品。建于城山东峰峰脊,为城山四大制高点之一,西与梳妆楼、烽火台相望。背后是陡峭幽深的夹河山谷,与山城后城隔河相望。前怀平缓,视野开阔,放眼望去,近野远山,尽收眼底,晴朗之日,朦朦可见遥遥南方之黄海。
年版《庄河县志》缪道士的《城儿山记》曰:“城儿山者,东自桂云花山蜿蜒而来,势若龙蟠;西滨碧流,东连沙河,南通大海,北接后城,方圆六七里,……上有堡垒,唐盖苏文之所建也,故山以此得名。山之中……崔嵬秀丽,上横云霄,巍然独著者,点将台也。”
城儿山,即城山。
高高地雄踞于山的巅峰,虎虎地筑建于山的制高点,在蜿蜒起伏的山峰云头精心地垒坛筑台,点兵遣将,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也实属奇观。
登上点将台,顿觉胸怀大开,视野大开,眼前天大地大,耳边山呼海啸,抬眼望,只觉得有千军万马如瀚海大潮,逐涛卷浪,轰轰然,浩浩然,排山而来,又卷云而去。
城山点将台,现于遗址上重建。增建将军阁,议事厅,兵器库。
2饮马湾
天上云间饮马湾,
鲤鱼甩尾游城山。
清泉翻涌波光闪,
万里长征骏马还。
城山饮马湾,见于城山东峰峰脊,点将台旁。缪道士《城儿山记》曰:“有凹连环,石填土塞,隐然似池者,饮马湾也。”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这汪高居山巅之水,据说当年涌泉滚滚,可饮万马。小时候,听奶奶说:城山底下有一条鲤鱼精,鲤鱼精吐水,就吐出了后城的夹河。鲤鱼精鼓沫儿,就鼓出了城山顶上的饮马湾。
我曾多次登临饮马湾处探望,希望能够一睹它涌泉滚滚碧波荡漾的风采,更想看看那湾中翩然悠然摇头甩尾的鲤鱼。奶奶说,每到夏天,三五之夜,清风送爽,月明星稀,三更时许,鲤鱼精就会飘着秀发,拽着长裙,翩然而来,宽衣解带,俯首展臂,浣水沐浴。听到此处,我惊呼,呀,鲤鱼精是仙女!她也喜欢饮马湾,喜欢大马驹?奶奶笑而不语。从此,我就念念不忘,就想像着鲤鱼精的模样。
我也在寻觅那或红或白或黑或花的马驹,想看那昂首啸天,俯首饮水的样子,向往着扬鬃奋蹄唱大风的龙马精神。
饮马湾干涸于何年何月,无人知晓,亦无人能够说清。现仅存遗址。
3梳妆楼
梳妆偏爱城山顶,
当镜临窗听马鸣。
何等心思奇女子,
盛装戎马立军营。
梳妆楼位于城山西峰峰脊,城山的四个制高点之一,与烽火台相距几百米的样子,处在点将台和烽火台之间,与其处在同一山脊线上,东西相望。它的基座石料与点将台相同,亦是花岗岩料,逐层垒砌,逐层内收,筑工精致。现已重建。
城山民间传言,盖苏文失守城山,盖因其妹烽火之戏。薛礼火攻前城,拥兵于后城修筑连通前城空中天桥的盖苏文,见前城烽火之报,自谓乃是扼守前城的妹妹又作儿戏(此前,其妹曾有一次并无战事而烽火试兄之举),按兵不动,致使唐朝大将薛礼的战火烧开前城东门,盖家兄妹,山城失守。
当年沙河小学野游,上城山“抓蒋介石”(一种游戏,寻纸条,得奖品)。有人指点城门石墙:“看!火烧的!”烟迹历历,言之凿凿。这是在说,军中无戏言矣,也是在说,女人乃祸水也。然而,史书不见记载,史料亦无证据。倒是梳妆楼昂然伫立于点将台与烽火台之间,又矗立于城山之制高点,实属罕见,实属奇观,实属谜团。
我在想,是怎样的奇女子,能把梳妆楼建在峰头山巅?
她与哥哥扼守山城之时,年方几何?可曾怀春?是否婚配?
她相貌可是姣好?坐骑为白驹还是红骏?使刀还是弄枪?
作为女子,作为女将,她是一身红妆还是全副戎衣?
谁人这样探问过?谁人这样深究过?
移步城山夹河岸边的当朝秉权者唐王,踏足城山梳妆楼的关东才子王尔烈,光顾城山西门内“大戏台”的现代剧作家田汉,尔等对盖苏文的小妹(盖秀英?),可曾顾怜过?
感谢缪道士,其《城儿山记》有曰:“栋宇颓废,址基犹存,静坐以观,豁然四开者,梳妆楼也。”无此,谁人知晓此战地山城尚有一位红颜女将!
可是,有此,亦有谬传妄说流传至今,岂不悲哉!
4上下庙
五行神老坐天宫,
千手观音度众生。
佛道同山成一统,
闲云淡月鸟和鸣。
上下庙,是民间的叫法,坐落于城山古城内。上庙指的是城山五老宫。下庙指的是城山佛爷殿和观音殿(城山民间称殿内观音为四十八只手)。
沙河小学就在城山脚下,我在沙河小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到城山玩。那时,朱仙姑早已仙逝,和尚、道姑已经下山,上下庙堂里只剩下了寂寞。
我们喜欢去四十八只手殿里玩,四十八只手是千手观音。
观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赋有一定职能,而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因此,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千手观音便应运而生。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千手观音每只手上,还分别持有各种各样的器物,如日、月、宝剑、如意珠、宝瓶、莲花、宝镜等。
我当时对此并不知晓,只是觉得好玩儿,在观音像前转来转去,歪着头,转着眼,把观音的手数了一遍又一遍,和四十八对数儿,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总也对不成一个准数。
我们很少去上庙五老宫(我们叫它老母殿)玩。因为我们觉得那里供奉的神仙样子有点凶,金木水火土五位老神仙,体态巨大,形貌奇特,让我们望而生畏,不敢近前。
我独对老母殿前的大牌坊感到敬畏。它是由一整块高大的花岗岩石筑就的,牌面上和四间民房的宽窄差不多,中间刻有“中央老母坊”五个大字,每个字个头儿有一个小孩子大。整块牌坊,由四根粗壮高挺的花岗岩石柱擎起,威严地矗立在老母殿前的高台上,站在台下仰望牌坊,似有一片龙云罩头,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五老宫由朱仙姑募资创建于年,建筑风格国内罕见。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城山中却是上庙(道教)、下庙(佛教)两庙(教)同居一山,同寓一城,这在国内亦属罕见,亦属奇观。上下庙文革被毁,现已重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5仙姑坟
城外荒坡雾气浓,
仙姑此去向天宫。
沙河桃李枝头望,
瑟瑟城山又秋风。
城山庙兴盛时,绕不开一个响亮的名字。
当年,香客云集,仙事鼎盛。每逢三月初八庙会,看戏耍杂的,烙饼炸糕的,祈福问药的,求子还愿的,远的近的,贵的贱的,涌上城山,都因心中念着一个名字:朱仙姑。
请允我引一段城山镇年专为朱仙姑立刻的碑文:
“年,本地朱修真出生庄河县城北朱家洼,十八岁不吃饭,烟火不动。青衣阁女来到城山古城,开山创业建庙9年。年,被复县瓦房店市请到白云山建庙,9年后返回城儿山,修建老母殿9年。朱修真老人在两山修庙二十七年,被人号称仙姑。她的医学高明,来到城山求医者,有求必应。老弱残病全面照应。她收养一些山南海北、没儿没女、无家失业、瘫痪眼瞎、四肢不全的难民来到城山求救,九省三十六县一千多人。仙姑安于养老归终。年,朱修真在城山脚下修建学校一座,供应乡民子女上学读书,提倡文化教育,培养国家人才。年,在国共战争时期,朱修真老人,在枪林弹雨之中,抢救八路军三百多名战场遇难战士,隐藏庙中两天后使他们脱险回到大部队。朱修真老人为国为党为人民为儿童们,付出极大的贡献和力量,受到城山附近四方人民广大群众和外地居士们尊敬和爱戴。”
朱修真,即朱仙姑。所建学校,即沙河小学。
朱仙姑的传奇,在城山有多个版本,大意:十八岁不食人间烟火,被疑为妖,几死。出逃,历尽磨难,修成正道仙体。建庙兴学,行医布道,大慈大善。时人敬称其仙姑,仙姑仙气四布,主持城山,城山之一草一木、寸土片石,皆为灵丹妙药,惠者甚众。生日与故日同,自知时至,无病坐化。寿享八十有二。
我爷爷见过仙姑,形体消瘦,面黄,嗜烟。
朱仙姑坟,位于城山古城外,居于前城东门与南门前之朝阳缓坡。蒙童时,我曾有幸拜谒之。仙姑之坟面,乃整块巨大之石英石雕成,素洁莹白,辉光熠熠。
朱仙姑建庙堂、建学堂,行医布道,普济众生,大慈大悲,大善大德。然而,仙姑之坟居然被悄然炸毁。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呜呼!城山无语,草木深深。仙踪杳杳,何处追寻?
6大戏场
巴掌方场窄亦宽,
吞刀吐火走旋盘。
仙人指路天舒展,
吸纳百川有余闲。
从城山南门入得城来,即可见一方巴掌大的露天戏场,最北端,一方土石垒起的小小的戏台。这是当年城山庙会极为繁盛的场地。
城山老辈人说:这可是个大戏场啊!你别看它面上只能容个千儿八百人的样子,可每当庙会热闹的时候,它可是容下不止三五万人啊!来多少人,它就能容下多少人,绝不拥挤。为啥?山中有仙人,处处见地气啊!
缪道士《城儿山记》有载:建上庙五老宫“兴土之时,山上无黄土,兴事者以为忧,及将用之,有会首华镜堂者,夜梦老人鹤发雪髭,覿面谓曰:尔无忧,黄泥即在庙前,细寻自得。待之天晓,使人刨之果得”。
夜里梦见之老人,即是朱仙姑。有此神助,城山地气顺遂人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正所谓物华天宝,人灵地杰。
今天,戏台、戏场还在。只是寻橦、跳丸、吐火、吞刀、旋盘、筋斗不来。桃花、杏花、樱桃、杜鹃岁岁在望,仙人当归兮!仙人当归!
现在的“大戏场”,有黑的白的红的绿的小轿车滚滚而来,它们为山城庙宇的晨钟暮鼓吸引而来。山城重修,庙宇再建,朱仙姑的第四代嫡孙常愿法师出任主持。下庙佛光普照,上庙道气长存,香烟缭绕,瑞气四溢,念佛堂、圆通宝殿、客堂、往生堂、斋堂、僧寮百余间,法堂,会寺总占地面积约二万六千一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九百平方米。
大戏场,风光再现,春风阵阵。
7阴坡松
阴坡秃秃险崖凶,
今日处处皆葱茏。
众鸟声声歌不住,
漫山瑞气日蒸蒸。
那天,登上城山山顶,俯瞰着原本秃溜溜陡峭险峻的后阴坡,满眼森森松林,入怀阵阵山风,间有鸟鸣声声,似闻后夹河流水淙淙,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位女性,城山的女儿。
那是到此植树的第几个早晨呢?奔赴城山植树造林的人马刚出发不久,你的自行车就倒在了小岭子北坡下。城山的芳华青年,刚上任不久的女教师,你,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当时,城山庙已经被毁,文革还没有结束,我,不知道你的名字;现在,天气晴好,城山庙重建的功德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捐资者的姓名,我,见到不你的身影。
站在功德碑前,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我想:今天这些建设者中,有没有当年的破坏者?时移世易,万物变矣。
上下庙宇毁于年,毁她的是她自己的儿女;年重建,重建者也是她自己的儿女。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感慨唏嘘。
年9月,我与刘树新老师及他的两个学生,前来凭吊二庙,凭吊城山,那时巍巍庙宇,已夷为平地,碎砖烂瓦,一地凄凉,上下两庙,只剩下一座石筑的钟鼓楼,我与没了铸钟的钟鼓楼合了个影,权作纪念。
一晃多年,一碰城山二字,我的心就激动不已,你的影子就挥之不去,你在哪里?城山默默,夹河淙淙。松子挺然,鸟雀遂风。
骋目城山郁郁勃勃之草木,草木之中悠哉悠哉之飞鸟走兽,蜿蜒巍然之古城新墙,庄严华然之上下庙堂,勇敢的城山儿女,伟大的建设者,乃至更多的与城山之建设相关的人,纵然姓字不闻入耳,但觉梦魂萦绕林风。
哦,那高高的大片的栗子树。那高高的大片的核桃林。那一片青褐色的光滑的大石屏,平平的百余丈宽百余丈高;可以光着脚在它的上面直立着行走;上头清清潺潺的泉水流漱着石面。那些可以避雨的石屋可以捉迷藏旳石洞。那嘎嘎嘎拖着长长的尾翎的野鸡,那亮着红眼睛闪着白袍子的山兔,那在树冠间荡着秋千跳着三级跳的松鼠,那……何须寻找呢,我欣欣然移步于城山之万绿丛中。
图片文字:
庄河海浪李大彬老风酒逢知己素材整理:庄河老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