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左传》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十分清楚我们中国人的自称。自汉以后,我们一直都是以“汉人”自称。而在在汉以前,我们都有一个特别美的称号,叫做“华夏”。而论起理由,无非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解释,美到了极致。
那么,我们虽清楚中国人的自称约是如此。而那时候的外国人,都是怎么称呼我们中国的呢?目前我们众所周知的几个称呼,一就是英语的英语China。翻译过来是瓷器的意思。主要来自于梵语中的(Cīna、脂那)的意思。
但这个称呼,在二战的时候曾经被日本拿来讽刺“支那”,所以实在说不上多么美好。而其二就是希腊语中的Σρε(Seres、塞瑞斯-赛里斯),翻译过来是丝路之国的意思,来源于希腊语中的σρ(ser,丝绸),很美的一个单词。
而第三个称呼我们就要来重点介绍一下了。这个Tabgac-Tamgac-Tawgas、音译桃花石这个称呼。这个称谓也许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仅仅是音译而已。但在中国人看来,这很小清新,也简直是美的令人心醉。
那么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时候在开始被传到国外的呢?根据现代的专家考证,自公元7世纪开始东罗马史学家就开始在他们的《莫利斯皇帝大事记》里将东亚国家称为“Taugast”,而公元8世纪中叶古罗马的《庞特勒碑》也有类似“桃花石”这个谐音词“Tabgatch”的记载。
而这段时间换算到中国来,就是隋末那段时间。而自史料看来,这个称呼很有可能是东罗马帝国为中国取得名字,实在是太美了。但关于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我们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至于到底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北魏皇族“拓跋姓”的音译,也就是源于“拓跋”一词。但实际上,根据李盖提和台湾学者林安庆的研究,汉语中的“拓跋”二字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音:桃花石)”毫无联系。
而后又有德国的学者F.Hirth认为这个桃花石一词可能源于“唐家”一词的突厥文对音转写。胡来日本学者桑原骘藏也在年的时候跟随F.Hirth提出了“唐家子”的说法。
这个说法看似是有些道理,毕竟《莫利斯皇帝大事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公元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唐贞观年间。但实际上当时的唐朝建立也不过数十年左右,而在当年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对外成为往往有着极大的滞后性。
就比如说汉武帝末年,那时候的汉朝建立已经有过百年的时间了。那时候还有一些匈奴部落尚且将中国称为秦人,比如说《后汉书》记载:
“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
更别说当时的东罗马远离中国,完全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滞后性较之匈奴只会更高。建国不过十多年的唐朝名号能够瞬间穿越到东罗马的史书之中,在当时根本就不可能的。根据这滞后性来看,“桃花石”这个称呼只可能是在唐以前百年多时间了。
所以在这里,私下认为“桃花石”这个称呼很有可能是出自于“大汉”。首先是两汉四百年间大一统的影响将中国的威望拔高到了顶点。其中因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开通,汉的威名对西域的影响尤为重要。
而中国人自己也十分喜爱以“汉”自称,直至今日,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自称为汉人。而且中国人对“桃花石”这个名字的汉字写法是出自于南宋的《长春真人游记》,也就是成吉思汗信任的一个道士丘处机写的游记。其中记载:
“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注:拓跋氏)谓汉人也。”
而他的语音最早来源则是来自于东罗马历史学家西莫卡塔在公元-年间完成的著作《历史》之中,而这本书当中是记载了隋灭陈的经过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来,“桃花石”这个称呼至少是早于隋朝建立之间,“汉”这个转音概率更大。大家认为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