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报道

作为“六经”之首,《诗经》被后世一代一代人不断回望、解读。人们对其中蕴含的古典情感、心事、情绪不断触摸、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融汇成一条奔腾着诗意水花的河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回望中国诗歌传统的伟大源头——诗经,是一件赏心乐事。

3月18日下午,“回望诗经看桃花——《回望诗经》研讨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慕庐书院举行。李明泉、龚学敏、马平、蒋蓝、卢一萍、赵智、杨青、艾莲、牛放、李银昭、向以鲜、庞惊涛、贾登荣、凸凹、李扬舟等30余位作家、诗人、学者汇聚一堂,以洛带古镇人、70后作家雍也最新出版的一部解读《诗经》的随笔集《回望诗经》为出发点,畅谈《诗经》的现代意义,以及身处当下社会该如何解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研讨会由身为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的作家马平主持。

在当下,关于《诗经》的解读著作,也数不胜数。随笔集《回望诗经》特色在于,作者雍也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经历融入了书中,既有文献梳理,又有史料佐证,既有专题论述,又有深入分析,既有生活感悟,又有现实回响,是一种对《诗经》的别样解读与抒写。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经典还原为生活,从诗经中提拎出让他觉得有意思、又有话可说的爱情、舞蹈、女性等主题来展开。

《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在《回望诗经》中读到“宽阔的女性主义视野。对女性的欣赏和尊重,殊为难得。”她还提到,雍也本人并非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者,却有着敢于直面《诗经》进行阐释和写作的勇气,令人钦佩。”

“当我们回望《诗经》,回望的是那些感动了历朝历代读者的美好”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在研讨会一开始就提到,与其说这次研讨会是针对雍也《回望诗经》这本书,“不如说是针对如何回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向经典致敬。回望诗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具体方法。”

理解、感受、体悟《诗经》的角度多样,在李明泉看来,最核心的角度,一定不可少一个根本的因素,那就是真实的人性和情感,“在我看来,贯穿在《诗经》之中,最珍贵的主题就是人性、热爱、生命。这也让我想到,那些能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不一定是因为写了很大的事件,而往往是因为写了人性细微的真实。当我们回望《诗经》,回望的是那些感动了历朝历代读者的美好。也就是说,当我们回望诗经,一定不仅仅挖掘其中的知识价值,更要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

“回望诗经,其实是在回望我们的精神原乡”

《星星》诗刊社社长、主编龚学敏则从诗歌写作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作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解读经典。这说明当下人们都在试图从古典的河流中寻找对现代有意义的养分。诗经这条河,流到今天,来到钢筋水泥的世界。那么,我们今天解读的眼光,肯定也跟农耕社会解读诗经的眼光不同。由于种种原因,诗经里的一些字,我们今人读起来已经觉得有障碍,但是诗经还是必须读。为什么?因为,诗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汉语诗歌的标准。人们经常在讨论:新诗怎么写?在我看来,还是需要回到诗经的传统河流之中,守正创新。那么如何回到诗经的传统中?《回望诗经》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启发。”

蒋蓝刚写完《成都传》,他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对《回望诗经》进行了一番论述。他提到,今天我们读诗经,会清晰意识到,“其实古人的生活很简单、很敞亮。”

向以鲜则认为,诗经内容非常庞杂,来源多样,具有强大的民间生命力,“现在有很多日常术语的出处,其实就是诗经,“回望诗经,其实是在回望我们的精神原乡。”

70后小说家、《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卢一萍谈到当代作家应该如何从中国经典传统文学中学习的课题。牛放则提到《诗经》的民间性,认为它不只是学者研究的对象,还是现代人可以生活其中的活的传统。庞惊涛的点评则从《回望诗经》与《管锥编毛诗正义》选诗的异同角度、阐释学旨趣等角度展开。

《回望诗经》作者雍也恩师雍国泰曾受业于国学大师陈寅恪

同为龙泉驿人,凸凹对雍也本人非常熟悉。据凸凹讲述,雍也最早接触到的诗经,是其外婆咂巴着嘴唇于笑骂间冒出的麻雀一样的乡间日常土语。第一次捧读的诗经是初二在大巴山念书时从同学家借来的家藏孤本。他的第一位语文老师是他父亲——他五六岁就能识字读书。“真正把他领入文学殿堂的是雍国泰先生。雍国泰曾受业于国学大师陈寅恪,史学大家钱穆、徐中舒,也是史界权威蒙文通先生青眼有加的高足,在国学、史学、古典文学方面造诣颇深,系“通州三才子”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雍国泰先生调入达师专(达县师范专科学校)执教,十年后,雍也执弟子礼成为他的学生。正是先生博古通今、豁达开阔、诙谐幽默如渠江之水的教授,让雍也的思想窄门、文学天眼轰然打开,从此笔下有神,一发不可收。”

当下正值龙泉驿区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在举办《回望诗经》研讨会之外,还举行了“回望诗经看桃花”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比如,“汉服经典诵读”,“成都民谣传唱”等活动,其中包括用纯正客家话诵唱诗经中的《蒹葭》篇,用多种形式演绎诗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