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盛产一切。苹果也可以与我们的丝路史、抗战史有联系,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光辉的历史。
苹果起源于中国新疆。年,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一项关于苹果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陈教授的研究团队经过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费章君团队历时六年的合作,通过基因测序证明了世界栽培苹果起源于新疆野苹果(塞威氏苹果),向西演化形成西洋苹果,向东演化形成中国早期的绵苹果。
这意味着全世界的苹果都流淌着中国的血液。
李善祥,年-年,浙江镇海小港(今宁波市北仑区)人,清末通奉大夫李濂水之子。著名爱国实业家。除此之外,至少还有这样两个身份:一、中国苹果之父;二、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的岳父。是李善祥先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北培育出了我国的国光和红元帅苹果,使我国的苹果业自此崛起,压倒了当时倾销一时的日产苹果。
锦州苹果
01.中国苹果之父李善祥的故事
锦州那个地方出呀苹果
那是平安喜庆的颜色
送给亲朋好友最祥和
甜甜的日子美美地过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毛主席说过三次呦
英雄的城市传承红色
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
这是年东北词曲作家张昆、张远福写的一首歌《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作品充满了正能量,被作为为建党百年献礼,在锦州当地迅速传唱。年11月8日,东野发给了毛主席一封电报,其中几句是这样的:“在兴城解决战斗后,某地主之大批苹果,战士一个未动……”正因为如此,毛主席知道了锦州苹果,并在此后始终把“解放军不吃苹果”的故事作为党风建设的典型范例。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年10月,东野三纵结束义县战斗后奉命急赴锦州外围参加锦州攻坚战,8师22团3营9连经过一夜急行军赶至锦州城郊。近百里的路程,让此前经过激烈苦战的官兵们人困马乏,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天快亮时,连队来到了城北的一座果园,接到上级命令:“停止前进,就地隐蔽。”
果树上挂满了鲜红的苹果,官兵们又渴又累,但一个个只能望着苹果,听着肚子咕咕叫。原因是我军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钱,何况吃苹果呢?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的锦州比比皆是,还有一个连队当天驻在一个村里,一户农家大院成了临时连部,官兵们都在这里吃饭和学习。院子里长着几株高大的苹果树,枝头硕果累累,有一些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战士们总会将它们捡起来,放在老乡院子里专门收集坠落的苹果的篮子里。有些苹果因为上面有伤疤,又经落地摔伤,已经很难保存,老乡就想让官兵们吃掉这些苹果,但战士们依然不肯。老乡心里过意不去,觉得是不是让官兵们吃有伤疤或摔伤的苹果官兵们嫌弃,就专门从树上摘下好的苹果送给官兵们,但仍然受到了战士们的拒绝。
如今,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还有这样一处实景复原陈列:两名战士在一户农家院落的果树下,拿着一颗有伤疤的苹果,一位战士认为,苹果有了伤疤不吃就会坏掉,而坏掉就会被老乡扔掉,很可惜;另一位战士则认为,就是坏掉、扔掉也不能吃,因为在纪律里没有说可以吃有伤痛的苹果的这样一条。
这就是我们的官兵,在铁的纪律面前,没有任何松动和让步,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与遵守。在毛主席的眼里,“不吃苹果”才是人民解放军固有的政治本色,他希望人民解放军永远保持“不吃苹果”的光荣传统。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三提锦州苹果,最后一次是在年7月27日,他在批示部队送来的相关报告时提到:
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到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这段话被刊发在了当年8月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在受到教育与启迪的同时,“锦州苹果”深深地印在全国人民的脑海中。
然而,锦州为什么会产苹果,或者说是苹果为什么会在锦州得到大面积、高品质的栽培呢?这就要从李善祥身上说起。
李善祥
李善祥祖居浙江省镇海县港口村,最先以务农为业,到了李善祥的祖父这一辈时,开始闯荡上海,有了一些积蓄后,开船号、设钱庄、经营房地产,遂成巨富,成为宁波帮巨头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李善祥之父李濂水步入仕途,诰授通奉大夫,花翎四品衔。
李善祥年生于北京。年受父亲灌输的“非君说”之影响,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回到故乡,参加年的辛亥革命,并担任镇海县民政长(县长)。但在工作的过程中,却因为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招致当时社会上层的豪强劣绅的攻击。为此,他愤然辞官,决定要走自己“实业救国”、“农业救国”的理想道路。
锦州南山生生果园
凌海市,是今辽宁省下辖县级市,由锦州市代管。年李善祥应聘到凌海市,在天一垦务公司(今建业乡内)负责开浚通海排涝工程。从此置于茫茫东北大地上。年,天一公司将大量土地卖与原垦农民,剩下万余亩土地抵押给李善祥之兄李泳裳,李泳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弟弟李善祥,就将这万余亩土地交给李善祥,由李善祥具体负责经营。这也是李善祥“实业救国”之路的开始。
因为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又接受过革命思想并有过为官的经历,李善祥决定通过这万余亩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没有采纳过去公司经营土地的老办法,即将当地的农民招为工人,然后在作物成熟之后又高价卖给这些人,从中获利。他决定利用国外的技术将万余亩土地变成一个先进的农场。
李善祥在果园
为此,李善祥参照美国农场的模式,以股份制方式经营,从国外进购先进的农具设备以及汽车等运输工具,还进购发电机用以发电照明,安装电话等设备用于通信。同时,他对万余亩土地进行土壤改良,试种水稻,并取得了成功。为使原料循环,他不但养猪积肥,还开设了油坊等加工场地,创办万生酱园,在凌海首次生产酱油。使自己创办的恒康农场有了很多在当时东北从未有过的农业新举措,进而使酱园生产的腐乳、虾油小菜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锦州特产。
年,李善祥看到了苹果,当时日本人在东北种苹果,并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成熟时一斤要卖2毛多钱,要比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高粱米价的一分钱高出20多倍。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自己种苹果呢?李善祥意识到如果自行经营果园,不但可以获利,而且还可以打破日本人的垄断。于是,他决定考察投资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果园。
年,李善祥自筹一部分资金,在南山一带购得亩山坡生荒地,与陈少亭、曹霄奋等创组庙沟生生果园股份公司,从国外高价引进优良品种,种植苹果等果树,创办了中国人第一个苹果园——南山生生果园。
开山种树,李善祥在荒山修水利工程,建方塘、蓄水池,打深井,用水泵和铁管引水灌溉,果园除八成土地种植他从国外引进的近万棵苹果树外,还种植了他从全国名地引进的秋子梨、花盖梨、鸭梨、白梨、山楂、毛桃、杏、李子以及水蜜桃等名贵品种。最先,他把果园交给一个日本专家管理,但很快发现这位日本专家所学的理论不能与锦州当地实际结合,被他果断辞退。随后,改请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果艺系刘雄飞等人,用科学技术经营果园。每月发给他们大洋,让他们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果树上。
在此基础上,李善祥还从国外购买了大量英文、日文果艺书籍、期刊等,以供技术人员与自己一起研学。为防止果园水土流失,他还封山育林,在一些不适于果树生长的山头,种上了耐旱的松树。使得果园植被增厚,地下水位提高,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春日,园内繁花似锦;夏日,园内树木浓荫蔽日;秋天,园内艳丽的苹果笑脸迎人……很快,便吸引了居住锦州城里的人们,纷至沓来,让果园变成了一方郊游胜地。
在改良苹果树种的同时,李善祥还在果园创办了“耕余果艺学院”,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大学部,一方面帮助当地贫苦孩子免费上学;另一方面想要以此为依托,大力培养园艺人才。在孩子们的读书声里,他与刘雄飞等人并采用先进技术改良品种,培育出了我国的红元帅、国光苹果,上市后大卖,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日本人在当地种植的苹果。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要想彻底压过日本苹果,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于是,在李善祥的号召下,锦州大地上又“冒”出了一座座的果园:董家果园、杨家果园、常家果园、泰来公司果园、刘家果园、李家果园……相继建立,一座座颇为壮观,并在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吴英华、张茂恩、张瑞庭以及熊岳果艺研究机构的宋香远等人的技术支持下,锦州苹果香飘万里,果业产业自此崛起,东北各地乃至关内诸多城市纷纷前来锦州进购当地培育出的红元帅、国光苹果,无论是从声名还是销量上都压倒过日产苹果。由此,生生果园被人们称为辽西第一家苹果基地,李善祥也被人们誉为“中国苹果之父”。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锦州,多次拉拢李善祥,要他担任锦州农会会长。李善祥坚决推辞,坚决不与日伪合作,竟遭到日方软禁。避开日本人的监视后,李善祥带领家小,化装逃离锦州,回到老家镇海县小港。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除了医院,让妻儿老小全部出动,参加战地救护工作外,还送自己的5个子女参加了新四军。
李善祥有8个子女,他们都在父亲的带动下都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年,李善祥送去参加新四军的5个女子分别是:长子李祖平、次子李祖宁;次女李又兰、三女李锦、四女李艺。当时,李又兰17岁、李锦14、李艺12岁。经过在革命的洪流里历练洗礼,年,李又兰与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结婚。其后,以后,李善祥同张爱萍、苏皖省政府主席李一氓、新四军军长陈毅多次接触,关系甚密,为了抗日把自己的子女和家产都贡献了出来。
李又兰
年夏,李善祥回到了离别9年之久的锦州南山“生生果园”,又开始从事他的果艺事业。锦州解放后,他致信辽西省政府,将自己倾注毕生之力经营的“生生果园”和一手创办起来的“耕余学院”无偿地献给了国家。红红的苹果此刻犹如他爱国的赤诚之心,鲜活、动人、馨香。而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自己的红元帅、国光苹果也自锦州而始,走向全国名地,并在祖国更多的土地上“安家落户”。
今天,锦州生生果园依然,在被誉为“中国苹果第一园”的同时,也成为了锦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苹果依然在这里笑脸迎人。
“生生果园”旧影
02.苹果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今天,关于苹果传入中国有一类说法是,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果蔬资源交流随之频繁。苹果果树在此时被引入中国,其中以山东最早。据载,年,一位叫约翰·倪维思的美国人将苹果、洋梨、欧洲李及甜樱桃等果树品种带入中国,并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的“广兴果园”栽植。但这一定不是中国最早的苹果,只能说是中国引入国外的一个苹果品种。
关于苹果的起源,早先传统的观点认为,苹果来自于欧洲野生苹果。也就是说,欧洲野苹果是栽培苹果的起源。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19世纪,才被瑞士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否定。德康多尔认为从土耳其、高加索到伊朗北部一带的野苹果才是苹果的祖先。但其后不久,德康多尔的说法又被苏联植物学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否定。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
瓦维洛夫,—年,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有关小麦、玉米和其他支撑世界人口的谷物的研究。年,他任全苏应用植物和新作物研究所(后更名为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所长后,进行了大量的作物品种资源考察收集工作。对中亚地区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苹果真正的祖先是新疆野苹果。
年,瓦维洛夫向外界宣布新疆野苹果是栽培苹果的祖先,之后,这个结论很快就被全世界的科学家接受。以此为据,后来的学者给苹果的传播给出了一条新的线路图,即是由最早进入新疆的人类发现了生长在天山北美味的新疆野苹果,并通过“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青铜之路”向外传播。
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也在新疆伊犁野果林发现了世界上苹果的“老祖宗”——新疆野苹果。同时,他们还发现,仅伊犁地区野苹果就有84个类型。正是因为发现和利用了这一独特的资源,年,他们选育出了中国的“红肉苹果”。即:“幸红”“福红”“美红”“满红”等4个高类黄酮(红肉)苹果新品种。苹果,在这里被真正正名,换了“户口本”上的出生地,其历史上的传播路线也被重新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新疆北疆地区的伊犁在苹果成熟的光芒里,再次焕发它位于丝路连接东西方的节点或枢纽作用,让人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也开始了在古籍中,关于“苹果之路”搜寻。
司马相如,约前年~前年,汉代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在其《上林赋》中有过这样的句子:“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荅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这里的“奈”就是苹果,是绵苹果最早的名字。
又晋代葛洪辑《西京杂记·修上林苑》中说:“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群臣和远方诸国进献的名果异树就包括了“奈”。称进献的“奈”有三种白柰、紫柰(指花为紫色)、绿柰(指花为绿色)。
上林苑,本为秦朝旧苑,汉武帝时进行扩建。南依终南山,北临渭水,周围三百里,其中修离宫七十所;珍木异卉三千余株,各类飞禽走兽,不可胜数,供皇族随意射猎。可以看到,在汉代当时的皇家园林里,苹果、蒲陶(葡萄)这里从西域而来的已经开始枝繁叶茂地生长。
郭义恭,晋朝博物学家,出生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其著作《广志》中说“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亦多柰。”张掖和酒泉地处甘肃河西走廊,在那里盛产的白苹果与红苹果里,不难看出,苹果当地通过河西走廊向中国内地传播的过程中,已经传播至中亚以远的西方。
新疆伊犁野苹果林
另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说:“魏明帝时,诸王朝,夜赐冬成柰。”“此柰从凉州来。”凉州是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享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和“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称。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前,这里生活着我国古代诸多少数民族,如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等等,他们不可能种植苹果。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到了这个时候,苹果已经在甘肃一带广为栽培,并传播至曹魏的首都洛阳了。
在这个过程中间,苹果可能还有越过阿尔泰山脉沿草原茶道向中国内的传播路线,也有着从河西走廊到青海、西藏以及西南地区的传播路线。大约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在原名的基础上,给苹果给了一个新的名称——林檎。《广志》说:“林檎似赤柰子,亦名黑檎。”《齐民要术》中说,林檎也叫“来禽”,为什么叫“来禽”呢?这是因为苹果成熟后会引来众多飞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到了唐朝,人们在“柰”、“林檎”、“来禽”名称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苹果一些新的名字——文林果、苹婆果等。郑常《洽闻记》:“唐魏郡人王方言尝栽一林檎,果大,色白,有朱点,献于唐高宗。高宗大喜,赐王文林郎,因亦名此果为文林果。”苹婆果也叫频婆果、凤眼果,《西游记》中曾提到,唐太宗为招待取经归来的唐僧师徒四人,设以盛宴,苹婆种子便是其中一道美味佳肴。
伊犁野苹果林
频婆果果实似豆荚,皮厚秋季成熟,果柄长10~20公分,果实荚果未成熟后淡红带青色,渐成熟时果荚裂开内有种子,荚变猪肝色,裂开成熟种子由土色变黑色,其形似凤凰眼睛称为凤眼果,未成熟果实为淡黄绿色,内成熟种子可食用,未成熟时食味不佳带有苦味,成熟者带有甜味,美味可口。《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一词,谓为梵语及巴利语bimba音译,原意“身影”。又称印度有频婆树,乔木类,果实鲜红色,意译“相思树”。
然而,唐朝人为什么把两样不一样的东西叫成一样的名字呢?唐代僧人释玄应《一切经音义》说:“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可见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唐朝人虽然认识了苹果,但却认为苹果和频婆果一样都来自古代印度,所以就给了它们相同的名字。从中也可以看出,唐朝人并没有对苹果进行过专门的培育。而苹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随着佛教文化传入日本的——日本人把苹果也叫作“林檎”,日文名为:“りんご”。
不是说叫“混”了,就等于原来的名字没有了。白居易《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宋代,人们对苹果有了进一步的区分,如: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等。这样的名称也被体现在了很多的诗文中,如宋徽宗《金林檎游春莺》:“佳名何拔萃,美誉占游春。三月来禽媚,嬉娱异众伦。”杨万里《春望二首》:“春光放尽百花房,开到林檎与海棠。青却子城千树柳,高枝犹有一梢黄。”这里说的林檎就是苹果。
新疆野苹果
元代,苹果同样也被“叫”出了新的名称——猩血平波。猩血是颜色,平波的发音已经接近苹果了。《元宫词百章》之十:“兴和西路献时新,猩血平波颗颗匀。捧入內庭分品第,一时宣赐与功臣。”说明苹果又被进贡到了中原。又因为,元代疆域辽阔,与西域联系紧密,苹果在这时于祖国内地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栽培。
苹果一词真正出现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农书《群芳谱·果谱》中,该书中有了专门的苹果词条,被专家们认为最早使用“苹果”一词的汉语典籍。而这时候,林檎之名已经和苹果没什么关系了——《本草纲目》:“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类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这里说的林檎是蔷薇科植物林檎——梨果,扁球形,直径2.5-4cm,表面黄色至深红色,有点状黄色皮孔。顶端凹而有竖起的残存萼片,底部深陷。气清香,味微甜、酸。
同样地,梧桐科植物频婆果也被“还原”了——相传,明代忠臣海瑞,因患了重病,得友人赠送苹婆果实一筐,分数次煲粥服用,不久身体就得以康复。它就是唐太宗为招待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道美味佳肴——来自印度的“相思树”的凤眼果。又因为苹婆叶能散发出一股素淡的香气,深受广东惠州一带农家青睐,常以之包裹糍粑馈赠亲友。
新疆伊犁野苹果
以新疆伊犁为中心,向东西传播、向西周扩散,这就是历史上的“苹果之路”,在路上虽有很多的“误会”,但最终还是被以“苹果”命名了。走出家乡伊犁后,苹果今天已成为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常见的栽培。它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矿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米。
更值一说的是:目前,陕西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苹果大省,苹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占到中国四分之一、世界七分之一。陕西浓缩苹果汁产量和出口量全国第一,陕西浓缩苹果汁占据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全球每三杯苹果汁就有一杯来自陕西。
参考资料:
本文参考了上观新闻《科研团队证实苹果起源中国,小小果实背后有这么多故事,你都知道吗?》-11-11;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网《李善祥:小港走出的“中国苹果之父”》-09-06;澎湃新闻《“中国苹果之父”李善祥》-10-14;张昕文万重《毛主席三提“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宁日报,-07-29;等。图片亦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链接:
中国历史上的苹果城
上帝是犹太教、基督教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当苹果出现在上帝的伊甸园中,被传说中夏娃与亚当偷而分食,被称为“禁果”。苹果最初以“恶”的形态站在了西方的神话里,随着通俗拉丁文译本《新旧约全书》的传播,这“禁果”却逐渐变成了能让人类明辨是非的智慧之果,以至于落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头上的也成了苹果。
苹果就这样在人类改良的“口感”里完成了其质的转变。
今天,很多人都以为苹果来自遥远的西方,却忽略了苹果的中国故乡,而且,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苹果国”、“苹果城”。
阿力麻,在突厥语为“苹果”之意;阿力麻里为“苹果林”。阿力麻里,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苹果国”、“苹果城”,这个果树环绕呵护的地方,曾被欧洲人誉为“中亚乐园”、“中央帝国都城”。
耶律楚材《西游录》云:“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故以名”;《长春真人西游记》:“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树,以是名其城。”
阿力麻里古城是新疆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霍城县西北,距霍城县30公里。
阿力麻里是13世纪初,哈刺鲁部斡匝儿始建城池立国,信仰伊斯兰教,为新疆北部最早出现的伊斯兰王国。哈刺鲁部是葛逻禄一支。葛逻禄,亦称葛罗禄,卡尔鲁克等,是6—13世纪中亚的一个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是铁勒人诸部之一,地处北庭西北,金山(今阿尔泰山)之西,与车鼻部接。
哈刺鲁在元代文献中,又译作会儿鲁兀、合儿鲁、合鲁温、合鲁、匣刺鲁等,有人说他们是元代“畏兀人”、“回回人”,但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13世纪时移居中国的西域各国“回回人”,他们原来并不都是同一个民族。他们之中,既有波斯和阿拉伯人,也有阿尔浑、哈剌鲁等突厥语族诸人。而契丹人中也有哈刺契丹之说,一作合刺乞答,也叫黑契丹,契丹语哈刺,“黑”的意思。所以,我们今天很难将他们与某一个民族直接挂钩。
《新唐书·回鹘传》称,唐朝葛逻禄族原来分布于阿尔泰、塔城、博尔塔拉一带,由于以碎叶为中心的突骑施汗国于公元8世纪中叶衰落后,从公元年开始,葛逻禄族的主要牧地已迁至伊犁河、楚河、塔拉斯河地区,并建立了葛逻禄汗国。因为唐朝丝绸之路北道曾盛极一时。
专家推测,阿力麻里建城很可能在8世纪中叶。
如今,对于阿力麻里城的具体地理位置存在颇多歧说,但据史料记载,阿力麻里城规模之大,在当时的西域是首屈一指的。它北依克干山南麓、南至克干色依、东至吐虎鲁克麻扎、西至卡纳威,城池周长约50华里,仅东西大道就长达10华里。有两个巨大的城门,东面朝着果子沟,西面向着霍尔果斯旷野敞开。
据新疆本地的一些报道,解放前,阿力麻里古城遗址上还有些断壁残垣,年,团里组织拖拉机手开着推土机,把这块地推平了,现遗址除秃黑鲁帖木尔汗麻扎外,其余均辟为农田。
唐朝以后,阿力麻里经过喀拉汗王朝、西辽王朝的统治。斡匝儿,哈刺鲁部忽牙恩人,阿力麻里王国穆斯林君主,生卒年不详。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斡匝儿原以盗马、抢劫为生,后聚集一批强盗武装征服阿力麻里及其邻近地区,建城堡称王。所以,阿力麻里王国,即“苹果国”最初是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
斡匝儿反对屈出律(西辽乃蛮部太阳汗子),并于年归附蒙古成吉思汗后娶术赤女为妻。其后,斡匝儿改宗伊斯兰教,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年前后,斡匝儿在打猎时被屈出律的士兵杀死,其子昔格纳黑的斤继承阿力麻里王位,信仰伊斯兰教。
年,成吉思汗把其征服的广袤土地分封给你的4个儿子。察合台以阿力麻里城为首都。这一时期,阿力麻里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城市,被誉为“中亚乐园”。耶律楚材、邱处机、常德也都到过这里,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描述当时阿力麻里城的文字。
耶律楚材说,当时阿力麻里城一带“播种五谷,一如中原”。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当地居民多以瓶取水,载之而归。后来见到城内有用中原传来的汲器取水,即赞许地说:“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即指汉族人。
元中统五年(),常德西行经伊犁果子沟松树头关卡时,见到“守关者皆汉民”。在阿力麻里城中,“回纥与汉民同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
通过这星星点点和记述,人们不难看出,阿力麻里城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在这里友好相处。在“一如中原”、“桃花石”、“颇似中国”等词句里,能看到当时中原同阿力麻里城的文化交流很是普遍。正是这种很是普遍的文化交流里,阿力麻里这个中国北方草原上的“苹果国”、“苹果城”,才有了商贸的发达与经济的繁荣。
被称为中世纪西方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本拔都,于年途经中亚花拉子模时,就遇到一个来自伊拉克尔巴拉(Karbala)的去中国的商队,他们走的路线是经过阿力麻里,并称当时从西亚去中国的商队很活跃。而在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于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察合台汗国的金、银、铜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和交换媒介,更是蕴含和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历史发展和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
《蒙古史》称,当时察合台的封地是在塔尔巴哈台山西南、阿拉湖之西、七河流域南部直至河中的广大地区。曾三次到过阿力麻里的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史》中说:“察合台的宫阙成了全人类的核心。”
这话分明是有些夸张,但通过它,人们能想像出阿力麻里城当年的盛景:各种肤色的面孔以及语言繁杂、习俗各异都在这个东西方文明的一个交汇点相聚,他们中间有风尘仆仆的商人、不辞劳苦的传教士以及一路奔波旅行者,在小商小贩招揽生意的吆喝声里,衣着艳丽的西域美女和披甲执戈的蒙古族士兵都是阿力麻里的街景。
然而,忽必烈的称帝使蒙古贵族间为争夺中央统治权,不惜发动战争。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弄得天山南北田园荒芜,民生凋敝。最终使阿力麻里这座中国历史上的“苹果国”、“苹果城”消失在了茫茫史海里。乃至今日,有人依然这样感叹:以前听说阿力麻里的苹果是伊犁最好吃的,后来知道“阿力麻里”就是苹果的意思。翻开历史,才知道阿力麻里是一座苹果古城。
战争毁灭了阿力麻里这座文明的古城,如今,阿力麻里古城虽已难寻远古的踪迹,但但阿力麻里意为苹果的地名却一直被保留了一下,地名的信息在口口相传中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现在伊犁还有阿力麻里乡,霍城一带还有不少的野苹果林,而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亦为“苹果城”之意。
果子沟又称塔勒厅沟,全长28公里的峡谷,自古就是连通中原和中亚、欧洲的重要门户,现在从赛里木湖、博乐到伊宁之间的乌伊公路仍要经过果子沟。其名称由山中生长着众多野生苹果而来,亦是与中国历史上“苹果国”、“苹果城”相生相伴的地名。
往事不堪回首,记得上世纪初九十年代在新疆当兵时,连吃到一个“富士苹果”都难,也常记得每每途经新疆果子沟时那些长途司机胆战心惊的样子。据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为了加快进军步伐,察合台在果子沟境内“始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桥可并车”,凿通天险,为古丝路新北道找到了一条捷径。如今的果子沟已经架起全长56公里的一座飞桥,天堑变通途。但在这条路上,传播的何止是苹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