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39.net/pf/a_5154125.html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文、词及散文上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他的诗,被称为“王荆公体”,在诗坛上自成一家。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王安石晚年离开政坛以后,退居江宁,过着平淡的生活,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此时期所作的诗歌多为淡泊的短章,富有韵味。王安石晚年写下的这一首诗。全诗勾勒出了一个桃源般的世界,读后让人颇觉治愈。

《即事》

王安石〔宋代〕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译文:

幽幽曲径道上长满了浓密柔软的青草,朗朗晴空下的山上花儿开得更显繁密。不管到处都有那一-川碧水,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到下面数个村落。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回来后说给大家听,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

这首诗描写山村午景,从日暖花繁的景象来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时分,脚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春天的温暖,路上绿草如茵,满山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

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徐徐展开,像是电影中由近到远地拉开了镜头,野径上的小草长得十分旺盛,天晴的时候,山上的花开得也格外繁茂,犹如让读者身临其景。

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自由宁静的气氛于言外可见。而“纵”与“横”、“高”与“下”,本身又各自对应,可见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又以“一”与“数”相对,运用了数字的概念,令画面更加清晰可辨。

颈联描绘午时鸡鸣的情景却是对的。鸡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可见其地的宁静安谧,而村民的悠闲恬适也从中可以想见。“荒寻犬吠嚣”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寥寥五字就将生活中这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来,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远离尘嚣,难得有生人过访。这两句造语极为洗炼,通过特殊的语言结构,将丰富的内容,熔铸在这极简净的十个字中。诗的前六句所描绘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图。

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诗人远足归来,向人谈起这番游历,就像亲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其中虽不言景,而景自在其中。同时,也可体会到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

此诗描绘出山村春景。山明水曲,草盛花繁,村舍疏稀,鸡犬相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环境幽美如画,“纵横”、“高下”。这一联以“纵横"“高下”为对,经纬交错,构织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此诗就如温和的春风、轻盈的春雨一般,安安静静却格外抚慰人心、治愈人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