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荒野之处缭绕着阵阵云烟,远远望去有一座若隐若现的飞桥,我站在溪流旁边的岩石西侧询问船上的渔家。桃花整日顺着溪流漂流不尽,桃源洞口在河流的哪一边呢?

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源出桃花山。张旭在诗中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来泛咏桃花溪的秀美景色。

诗由远处落笔,写深山野谷,云烟缭绕;溪桥若隐若现,恍若在虚空里飞舞。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合力营造了一个朦胧、幽深、神秘的境界,令人如入仙境。“隔”字则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融为一个艺术整体,并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角度是站在远处观望。

然后画近景,由实及虚,桃花流水,有渔舟在轻摇,诗人伫立在石矶旁,问“洞在清溪何处边?”表达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淡淡几笔就将桃花溪的轮廓勾勒出来,一个“问”字将诗人自己也纳入了图画之中。

粉红的花瓣让诗人不由联想到《桃花源记》中那“林尽水源”仿佛透着光亮的“洞”,而且诗人似乎也真的相信了这“随流水”的桃花是从桃花源中流出的,便向渔人发问了,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人生发遐想,更是趣在墨外。

桃花溪,是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一条溪水的名字。此地两岸都是桃林,在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纷落到清澈的溪流之中,别有一番悠远美妙的情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而朝廷又腐败不堪,官场一片黑暗,用苛捐杂税不断地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负更没有实现的机会。

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黑暗的官场,隐归在山水田园之间,亲自下地种田,扛着一把小锄头在南山脚下种豆种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借助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下了无数田园诗歌,流传后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田园诗派的鼻祖。

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根据《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在东晋孝武帝时期,武陵一带的百姓以捕鱼为生。有一次,一个渔人沿着溪水顺流而行,忘记过了多久,忽然来到了一片桃花林中。只见溪水两岸数百步之内,除了桃树什么也没有,树下青草悠悠,花瓣随风飘落在草丛中、溪水中。

渔人惊讶不已。过了桃花林,他舍弃小船走进了一个小山洞,起初洞口十分狭窄,只能让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视野却突然开阔起来。

最后,渔人便见到了一个美丽惊奇、不似人间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土地辽阔肥沃,房屋整齐排列,还有美丽的水池、桑树、竹林等。走在田间交错的小路上,可以听见鸡鸣声、狗叫声。男男女女都在田野间劳作。仔细观察他们的穿着打扮,都不同于外面世界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开心快乐。

村里的人发现了他,都惊讶地问他从哪里来。待渔人一一回答后,村民又准备了美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民说,秦朝时,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才带着家人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再也没有出去过,甚至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将外面的事情详细说给他们听,村民们都感到十分惋惜。

渔人在村里住了几天,就跟村民们告别了。离开的时候,他们特地嘱咐渔人:“千万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起这个地方啊!”

出来之后,渔人找到了他的小船,顺着来时的路返回,沿途做了许多标记。到了郡城后,他便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当地的太守,太守立刻派了一队人马,沿着他做的标记寻找那个村庄,却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

南阳有一个叫刘子骥的人,听到这件事情后十分兴奋,决心要找到这个地方,可是没过多久就生病去世了。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寻找桃花源了。

这就是关于“桃花源”最初的故事。它描绘了一个安宁祥和、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表达了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给后世无数高洁之士提供了失意时的情感寄托。

当年,张旭路过桃源县桃花溪,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地想起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怀着相似的心境写下了《桃花溪》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韵味绵长。这首诗也成为他的诗歌代表作。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美丽的“桃花源”依旧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国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