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北击匈奴,确立了汉朝的大国地位,相信看到本文的朋友对此都耳熟能详。不过,虽然汉武帝时期极大地打击了匈奴的实力,但匈奴在此后却仍然和汉朝缠斗了多年。而汉朝真正完全压倒匈奴历史事件,其实是发生在东汉的汉和帝时期。在汉和帝在位的16年内,不但迫使北匈奴西迁,还曾扫灭外戚,击败贵霜,联络罗马,并重建西域都护府。那么汉和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成就卓著却相对名气不大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汉章帝刘炟画像汉和帝刘肇出生于公元79年,是汉章帝刘炟的第4个儿子。但他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刘炟的皇后窦氏构陷,很快去世了。不过刘肇此后被过继给了窦氏。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9岁的刘肇继位成为汉和帝,但当时朝政却被他的继母窦氏牢牢把控。而汉和帝时期对北匈奴的第一次打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当时,窦氏大力扶植自己家族的亲戚。但要快速把自己的亲戚扶植到高位,就需要让他们立下功名,而打击北匈奴也就是获得功名最好的途径之一。当然,当时打击北匈奴也符合汉朝自身的利益。匈奴在东汉初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则继续与东汉为敌,多次入侵东汉的渔阳(今京津冀周边)和河西走廊地区。
但此时鲜卑在草原崛起。公元87年,北匈奴优留单于被鲜卑攻杀,北匈奴陷入大乱。而这对东汉来说也就是彻底击败百年宿敌一个难得的机遇了。这样在公元89年,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和征西将军耿秉等人率军出征,联合南匈奴对北匈奴发动了大规模打击。在随后几年中,汉朝和南匈奴联军通过一系列战役重创北匈奴,迫使北单于率领残部西迁。
窦宪画像在公元92年,北单于的弟弟於除鞬向汉朝投降,汉朝中央则让继续统领北匈奴各部,可以说自此之后,北匈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汉朝的臣属。
不过,窦氏集团虽然打击北匈奴取得成功,但其在朝廷内部专横跋扈,不但不把汉和帝刘肇本人放在眼里,还引发了朝中官员的众怒,一些朝臣不断上书进谏,甚至以死抗争,要求打击窦氏集团。
在这种背景下,窦氏集团内部有人甚至开始策划杀死刘肇,完全掌控政局。而此时,刘肇出众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当时只有13岁的他不但暗中了解到窦氏集团谋害自己的阴谋,还抢先实施了反制。
小小年纪就夺权亲政的汉和帝刘肇当时,他通过重用一些宦官建立了自己的亲信集团。公元92年六月二十三日,他动用禁军关闭城门,将窦氏集团一网打尽。之后,他以分封为名义将窦宪等窦氏集团要人调往不同的封国,然后在确认他们到达封国之后立即勒令其全部自杀。而在这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操作之后,年仅13岁的刘肇掌控了大权,开始亲政。
不过,窦宪之死也导致之前被窦宪降服的北匈奴单于於除鞬很快发动叛乱。但刘肇面对考验从容应对,很快派中郎将任尚率大军讨伐,迅速将於除鞬剿灭。
公元94年,西域都护班超讨平了西域的焉耆、危须和尉犁等政权,使西域50多个政权全部归附东汉。当年11月,东汉册封的鲜卑大都护苏拔廆在任尚的率领下大破北匈奴残部逢侯的军队,此后北匈奴在漠北的影响力几乎完全消失。
班超在西域活动路线而在此之前,班超还在公元90年击败了贵霜帝国对西域的入侵。所以当时东汉在西域可以说已经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统治。在这种背景下,汉和帝在公元97年重新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可以说此时东汉的国力已经达到极盛,也为汉和帝进一步放眼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西域都护府恢复的当年,汉朝就派班超的属吏甘英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出使大秦。而近代学者普遍认为,汉朝所说的大秦就是罗马帝国。甘英一行一路途经帕米尔高原、费尔干纳盆地和波斯等地,抵达西海。而关于西海的位置,现代有地中海和波斯湾等几种不同看法。虽然甘英一行最终没能抵达欧洲,但其足迹之远在古代中国也绝对排名前列了。
甘英可能抵达了波斯湾或者地中海沿岸除此之外,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及《汉书》和《说文解字》的写作,也都发生在汉和帝在位期间。而一些史料显示,当时东汉的人口也达到了万人。所以汉和帝的励精图治也确实使东汉的国力基本达到了巅峰状态。
蔡伦改进造纸也发生在汉和帝在位期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汉和帝却似乎也耗尽了自己的能量。公元年2月13日,还不满27岁的汉和帝积劳成疾,在洛阳章德前殿去世。而如此之早就英年早逝可以说也是他在后世名气相对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东汉版图在汉和帝在位期间基本成形当然,桃花石杂谈在这里也并非要说汉和帝就是一个完人。他在世时的一些做法其实也对后来的东汉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他在从窦氏家族夺回权力的过程中重用宦官,成为了后来东汉宦官专权的起点。此外,他虽然基本消除了北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却并未给东汉自己开疆拓土。北匈奴西迁之后,其漠北残部基本都被鲜卑收纳,“鲜卑由此转盛”,以至于很快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匈奴,为其后来其入主中原打下了伏笔。而这一切,其实也肯定不是汉和帝的初衷了。不过总体来说,汉和帝对后世的正面影响还是远远大于负面影响的,说他是中国古代较有成就的帝王之一也丝毫不算夸张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