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发大师在创作雕刻艺术品

在祖国的东海之滨,有一座余年历史文化名城——福州。那闻名于世的中国“国石”寿山石,就产在福州郊外北峰山区的寿山村。寿山石五彩斑斓、晶莹脂润、柔而易攻、人见人爱。是雕刻工艺品与作为印材的最佳材料,历史上被称为中国印石三宝中的田黄石与芙蓉石都出自寿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寿山石雕应始于南朝,距今有年以上的历史,到了唐朝,中国的佛教在南方勃兴,寿山地区寺院林立,出家人广集寿山石,雕琢成礼品,馈赠给游客,寿山石雕开始流向四方,传名于世。作为四大国石之首,其具有“温润晶莹,易于奏刀”的特性,并在匠人们长期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极具艺术生命力的寿山石文化。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众所周知,寿山石雕刻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其地位之高。寿山石雕艺术的勃兴,当在清康熙时代,彼时名匠叠出,如杨玉璇、周尚均两家,即是个中翘楚。杨作雄遒大气,周作精湛富美,至今尤为藏家宝爱。据媒体报道,故宫收藏的多件寿山石作品,其中大多数就是作为当时的福建地方贡品精选晋京的。康熙年间,杨玉璇、周尚均艺冠一时,成为当时寿山石文化昌盛之标志。同治年间,潘玉茂、林谦培则继承杨、周之法,各自形成了“西门派”与“东门派”两大雕刻流派,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其中,“东门派”讲求造型伟岸,善取巧色,刀法矫健,作品玲珑剔透,雅俗共赏;“西门派”注重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顺,作品古朴简练,意韵独到。

令人可喜的是,寿山石雕刻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与拓展。其间,年福州成立“寿山石刻小组”,后发展为“福州工艺石雕厂”“福州雕刻厂”“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其平台的搭建,使得不同流派的艺人汇聚一起,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技艺日臻精进,相继造就出了郭功森、周宝庭、王雷霆、冯久和、林亨云等一代大师,他们各显身手,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翻开林荣发大师的家谱,在寿山石雕艺术史上可谓星光闪耀。曾祖父林元水,清末名家,擅长人物、古兽,刻人物须发、海浪波涛,喜用尖刀开丝,接连不断,精巧绝伦,堪称当时的绝技。祖父林友竹,寿山石雕东门流派杰出传人,专攻圆雕。人物、花卉等无所不精。其作品意境深邃,刀法细腻、生活气息浓厚。东门流派大师郭功森、郭懋介、林发述、林元康等诸家,均是其得意门生。他的父亲林炳生,善于利用石形、巧色。因材施艺运刀敏捷,造型准确。擅于圆雕、镂空雕。刻画古代人物神态兼备,精妙绝伦。对于林荣发大师来说,手艺就像是身体里流动的血液。在家族氛围的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寿山石雕的传承,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林荣发,年9月生于福州。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特级名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林炳生(寿山石雕名艺人)学习寿山石雕,在雕刻世家艺术熏陶下刻苦钻研,学习前辈大师刀法,取长补短,技艺日益精进。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与薄意,多种技法能灵活结合运用,故其作品有独到之处,许多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获金银奖。因艺术成就突出而入编《中华翰墨名家博览》、《中国世纪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等书籍。现为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年)。年在福州苍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因为师是道的承载者,又是道的传承者。师为表率,师为范模,而大师则是指有卓越成就的学者或艺术家。他们开创了人类的文明,一代一代的大师,以其巨大的成果,建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大厦。在历史上,寿山石雕艺术分成东门和西门两大流派,东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鼓山后屿一带,西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洪山一带。据史料记载,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潘玉茂、林谦培继承杨玉璇、周尚均的雕刻手法,各自发展形成了东门、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潘玉茂、林谦培的传人林元珠、林文宝、郑仁蛟、林清卿、黄恒颂、林友清等都继承发展了寿山石雕艺术。林文宝创作的各种印钮千姿百态,自成风格;郑仁蛟吸收其它雕刻的长处,使圆雕人物动物别具一格;林清卿独僻溪径,将中国画融入薄意雕刻,精妙绝伦。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总的来说,东门派艺人讲求造型伟岸,善取巧色,刀法矫健,作品玲珑剔透,精巧华丽,雅俗共赏;西门派艺人善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顺,追求传神意韵,作品造型饱含古朴,给人以品味交流的空间。继杨璇、周彬之后,福州还有董沧门、奕天、妙巷等人继承钮雕传统,闻名于世。清同治、光绪年间,潘玉茂、林谦培二人继承发扬周彬、杨璇的寿山石雕工艺传统,各得其真,并各自收徒传艺,各扬其长,以后又经世代相袭和发展,形成了两个有同风格的寿山石雕艺术流派,也就是“西门派”和“东门派”。后经过逐渐的发展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即“学院派”。林荣发跟父亲学习雕刻,将东门派运刀流利、取巧精妙的精髓了然于胸。他向众多名艺人学习薄意与古兽雕刻并运用于心。他在石雕厂的时候向许多师傅学习,他在独当一面的时候仍然不忘学习。

林荣发大师作品不仅融合历史文化,也洋溢着现代美学的元素:简、淡、雅。其代表作品《竹林七贤》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山林书香》荣获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西山访友》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展(二等奖);《普天同庆》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兰亭诗会》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太白醉酒》荣获第三届中国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金奖);《福在眼前》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麻姑献寿》荣获年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人间仙境》荣获中国第四届四大名石展(金奖);《西园雅集》荣获中国第五届四大名石展(金奖)《悬崖飞瀑》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秋江鱼隐图》荣获第十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别有洞天在人间》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众仙贺寿》荣获中国第八届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洞天福地》荣获第三届华商国际艺术品博览会“天艺杯”(金奖);《人间仙境》荣获年中国玉·石雕刻艺术“百花奖”(金奖);《深山观瀑》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白云深处有人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等。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在寿山石史上书写故事

关于寿山石的生成,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的说是女娲当年补天路过寿山,被这里的青山秀水、绮丽景色所陶醉,翩然起舞,将五色彩石散落在这里的山坡、溪畔和田野里,化成了这光彩夺目的宝石。有的说是远古一只凤凰神鸟的彩蛋液渗入寿山附近的地下变成了寿山石。然而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寿山石真正生成的原因是远古时候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

寿山石形成于一亿多年到两亿多年前之间,那时寿山一带发生剧烈的地壳变化,形成火山喷发。寿山石本身也是火山岩活动的结果,但是它这种火山岩比较特殊,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喷发,只是小规模的火山岩浆在活动,并且跟地下水、地下矿物质进行混合,形成一种物质叫热液,这种液体通过石头的断层缝隙挤压,慢慢地渗透出来,后来凝固就形成了寿山石。从寿山石的形成可以知道,寿山石长在岩层夹缝中,不可能一座山、一整片地开采,只能从石缝里面慢慢去寻找。由于寿山石开采困难而又稀有,因此显得特别珍贵,尤其是田黄石一般人难以得到,自古以来福州民间有“黄金易得田黄难”“一两田黄三两金”等说法。

林荣发大师作品林荣发大师作品

寿山石雕,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35。

截至年,福建省寿山石雕的生产制作单位,已由传统的福州地区发展到十多个县市,从业人数达二十多万人,各种精美的石雕产品行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扶持和保护寿山石的力度。不但在寿山石的产地建立了寿山石文化村和中国寿山石艺术馆,扶持寿山石雕艺术创作,同时还划定保护范围,制止滥采滥挖。

“远观只见山脊婉转,近赏层次分明。廊桥卧于溪水之上,似乎听见潺潺水声。崖上树木如神来之笔,令人慨叹自然之造化。窃窃私语的小僧,淡泊自处的老者,无声无言,却已道尽其中易理,更有无穷意趣,于把玩观赏时油然而生。”这就是林荣发大师的心血之作《别有洞天》。以境界论,本是顽石一块,却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刀法转接轻灵,用刀有实有虚,虚实对比,蕴意幽邃。以技法论,小小方寸之地,圆雕、高浮雕、透雕、镂空雕以及薄意雕,所有技法信手拈来,看似毫无章法,实则处处机巧。林荣发大师另一件以诗画入雕的代表作,以杜牧名诗《山行》为名。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皆由刀法一一展现,构成一幅绝美的秋山行旅图。原石自有的红经由大师的巧妙运用,将霜叶红时,层山尽染的意境展露无遗。置于山中的亭台,宛如神来之笔,映合国画山水中的传统,一座空亭成为了山川灵气吐纳的交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

林荣发

人物简介

林荣发,男,汉族,年9月生于福州。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特级名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自幼随父林炳生(寿山石雕名艺人)学习寿山石雕,在雕刻世家艺术熏陶下刻苦钻研,学习前辈大师刀法,取长补短,技艺日益精进。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与薄意,多种技法能灵活结合运用,故其作品有独到之处,许多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获金银奖。因艺术成就突出而入编《中华翰墨名家博览》、《中国世纪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等书籍。

现为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部分获奖作品

《竹林七贤》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山林书香》荣获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西山访友》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展(二等奖)

《普天同庆》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兰亭诗会》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太白醉酒》荣获第三届中国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金奖)

《福在眼前》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麻姑献寿》荣获年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人间仙境》荣获中国第四届四大名石展(金奖)

《西园雅集》荣获中国第五届四大名石展(金奖)

《悬崖飞瀑》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秋江鱼隐图》荣获第十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

《别有洞天在人间》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众仙贺寿》荣获中国第八届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

《洞天福地》荣获第三届华商国际艺术品博览会“天艺杯”(金奖)

《人间仙境》荣获年中国玉·石雕刻艺术“百花奖”(金奖)

《深山观瀑》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白云深处有人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