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书一本。今天和往常一样,继续来说我们的历史故事。在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开始崛起,欧洲人挣开了黑暗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冲破了奥斯曼帝国和茫茫海洋的层层阻挠,中国,这个在他们祖先口中以各种辉煌、伟大、美丽形象出现的传奇国度,如今已近在咫尺。

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代表英王乔治三世向乾隆皇帝递交国书,请求清政府开放宁波、天津、广州等城市,作为两国互通有无的贸易口岸。这是近代进入中国的西方人最初的想法:与地大物博的中华帝国成为亲密的生意伙伴。

他们原是海洋商业文明,经商是他们的天职,凭着商人的敏锐直觉,他们认为幅员辽阔的中国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所以不能说他们对中国伸出手来是包藏祸心的举动。

在热河行宫逍遥自在的乾隆皇帝看了看英国人带来的“贡品”,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地理仪器、燧发枪、火炮以及蒸汽车模型,遂嗤之以鼻,然后这样言语傲慢地答复了马嘎尔尼:“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以通有无!”——我大清帝国要啥有啥,不和任何人做买卖!西方人第一次递交的合作协议,被乾隆皇帝义正词严地回绝了。而这一回绝,就再无平等签订协议的可能。

中国随处可见的贫穷、麻木以及统治者的无知、狂妄,强烈激发了海洋民族的强盗本性,仅仅半个世纪后,英国人就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从此陷入兵连祸结、任人宰割的万丈深渊。

汉武帝凿穿西域,并数次派遣使者探索西方,与众多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和通商关系,丝绸之路随之兴起,大汉天子和他所统治的国度也成为了西方人心中的偶像;南北朝虽然战乱频仍,但丝绸之路并未衰落,中国的陶瓷、丝绸和茶叶连续不断地运抵西方,使得“桃花石帝国”声名远播;到了唐代,丝绸之路又迎来它的另一个“货运高峰期”,唐代对外贸易之发达,今人绞尽脑汁恐怕也难以想象出那个画面,往来穿梭的商队通过丝绸之路,将“天可汗”的威名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距离乾隆皇帝千年之远的中国先民,尚有积极与世界互通有无的意识,到了全世界已步入“近代”的清朝,康熙、乾隆等这些被御用文人吹捧的专制君主却还在意淫中闭门造车……有时候,历史所呈现的真实不仅会让现代人瞠目结舌,它甚至会让我们怀疑这是不是上帝在开玩笑。

闭关锁国的封闭式国家可不仅仅是空气不好那么简单。一般而言,这样的国家一定会有一大堆难以启齿的病痛,因此被开放国家和民族视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跟外国人做生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并且放眼看世界的好办法。

在距离乾隆皇帝两千四百年之遥的春秋初年,管仲就堪称完美地造就了一个农耕国家积极与外界交流的范例。齐国一方面在鼓励本国商人“出去”,一方面也在积极地让外国商人“进来”,放在今天说,就是吸引外资。为了让更多的商人到齐国来经商,管仲大致推行了三种优惠政策。

第一种,减少征税。“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意思是说,对那些到齐国经商的外商,只征收一种税,已缴纳海关税的,不再征收市场税,已缴纳市场税的,不再征收海关税,而且齐国政府还经常对某些商品实行特定时期内不征税的优惠政策。

第二种,保护外商权益。对于苛待外商的齐国官吏,一经查明,立即严厉惩处,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法律条例。

第三种,生活优待。《管子·轻重乙》记载,如果外商拉一车货物到齐国,齐国政府将给商队免费提供饮食,如果拉三车货物,则另外免费提供马匹饲料,如果拉五车货物,齐国政府还会为外商配备专人,伺候他们的饮食起居。

这些优惠政策,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说,自然充满诱惑。于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商队开始络绎不绝地进入临淄城,齐国商界越来越繁忙,商业也越来越发达。对于齐国人来说,那一声声“吱吱呀呀”的车轮声,不是车轮声,那是来自各国的钱币掉进自己钱袋子所发出的悦耳之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