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计划#

提起《桃花源记》,大家都知道,这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写的一篇经典散文。

在这篇文章里,陶渊明巧妙地运用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以一位武陵渔人的所行所见,描绘了一个世外仙境——桃花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的人们“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他们在这儿躲避战乱很久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热情好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临走的时候,还细心地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用高超的叙事写景才能,将这个世外仙境呈现在人们面前,展示了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情况,表达了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文章构思之精巧,语言之简练隽永,描写之生动曲折,读后让人对神秘的桃花源产生无限的神往之情,吸引着后世的人们前往武陵去一探究竟,“草圣”张旭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造访桃花溪之后,写下一首诗,意境之美,令人神往。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狂草艺术达到了一个超绝今古的高度,因而被尊为“草圣”。在唐朝时期,人们把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那时很多诗人们都是书法的行家里手,他们给予张旭高度的评价。

诗圣杜甫是一位书法高手,他首次提出了“书贵瘦硬”的观点,奠定了他在书法理论上的重要地位。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活灵活现的描绘了张旭狂放不羁的形象:“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诗仙李白也是一位书法的行家,他唯一的传世墨本真迹《上阳台帖》飘逸流畅,豪气雄健,如今作为国宝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在《猛虎行》一诗里致敬张旭:“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诗人之达者”高适同样也是一位书法家,他和张旭一起痛饮美酒之后,写了《醉后赠张九旭》一诗:“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石刻作品“鸢飞鱼跃”,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他在《送高闲上人序》一文中赞美张旭:“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张旭也是一位诗人,他与同是吴郡老乡的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只不过他“草圣”的名气太盛,以至于人们大多注重于他的书法作品,而忽视了他的诗名。《全唐诗》里就收录了张旭的六首诗作,他的诗描摹生动、清新洒脱,诗中有画,意蕴悠长,别具美感。“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这一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就是张旭在《山行留客》一诗中写下的。

据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桃源山,这里水草丰美、古木参天,风景秀美,自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人们熟知之后,此地就有了“世外桃源”的美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

暮春的一天(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了),张旭来到了桃源山踏春游玩,他沿着清澈的桃花溪漫步前行,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两岸优美的风景。

春日里,山中云雾缭绕,变幻多姿,所有的景物笼罩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犹如梦幻一般。脚下溪水叮咚,流淌不息,水面上漂浮一片片红色的、粉色的桃花花瓣,鱼儿们时不时地跃出水面,大口地吞噬着美味的花瓣。张旭不禁由衷地赞美,果然是世外仙境,名不虚传啊!

在岸边突出的一块巨石边,张旭看到一艘停泊着的小渔船,船上有一位白发飘飘的老渔翁,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张旭走到船边停了下来,热情地与老渔翁交谈起来。

过了一会儿,张旭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疑问向老渔翁提了出来:前面那一座在云雾中隐约出现的高桥是通向哪里呢?溪水中桃花飘落的花瓣随着溪水整天的流淌不停,这些花瓣难道是出自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那进入桃花源的洞口是在桃花溪的哪一边呢?

老渔翁是否解答了张旭的疑惑呢?张旭没有记录,我们也不得而知。回来后,张旭兴趣盎然地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的诗: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的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把人们带入一个梦幻之境,桃源山山高谷深,山间云雾缭绕,透过云雾远远地望去,一座横跨在桃花溪上的高桥,忽隐忽现,仿佛是一条巨龙在虚空中飞舞。这个梦幻之境是如此的幽深,令人感到一种神秘的朦胧之美。一个“隔”字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如果是站在桥边,当然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次句“石矶西畔问渔船”,这是画面由远观进入了近景,岸边有一块突出的巨大岩石,岩石边停泊着一艘打渔船,渔船上有一位苍颜白发的老渔翁。看着老渔翁,诗人很自然地想起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了,于是“问渔船”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一个“问”字,形象逼真地展现了诗人那种心驰神往、迫不及待的心情。

“桃花尽日随流水”,这一句是诗人观察的结果,这桃花瓣“尽日”随着溪水流淌不息,使诗人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记》里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莫非这些花瓣是从桃花源流出来的?诗人心中的疑惑很自然地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

“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由桃花源想到了桃源之洞,“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桃源洞在桃花溪的哪一边呢?诗到此戛然止笔,给人们留下了美妙的遐想空间。

诗人清楚地知道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虚幻世界,他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明知故问的这一句,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急切心情,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绪。

由于对《桃花源记》的内容烂熟于心,所以在这首诗里,张旭以巧妙地构思,空灵自然的笔触,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朦胧的景色和诗人对渔人的急切询问,将《桃花源记》这篇字的千古名作转换成一首28字的七言绝句,全诗构思婉曲、富含画意、充满情趣、耐人寻味,诗中蕴藏的意境,令人神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