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国内有史以来第一本关于西方汉学的专门教材,在写作中所遇困难颇多。”绪论

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已经开始注意到海外汉学(中国学);真正对其展开学术性研究则起于20世纪80年代。Ⅰ

2.对西方汉学的研究:

(1)跨国别:一群生活在国外根据自己喜好选取中国历史一个侧面展开的自己的研究;

(2)跨学科:需要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整体把握;

(3)跨语言;

(4)跨文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Ⅰ

3.一定意义上,中国近代学术的产生是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汉学互动的结果。Ⅱ

4.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发明,比中外任何音韵学家还要重要,原因在于他有西洋音韵学原理工具,充分运用方言材料,以广东方言作底子,用日语汉音吴音作参证;他号召青年学者要掌握新的研究方法。Ⅲ

第一讲西方汉学研究导论

5.此处“汉学”,既不指乾嘉考据学派,也不单指汉族一族,或汉代一代之学问,而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P5

6.“中国学”:

(1)西方现代中国学诞生于美国;

(2)美国现代中国学起始于太平洋学会的成立,完成于年远东学会;

(3)美国现代中国学产生于太平洋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研究”;

(4)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和传统汉学研究,在方法上的重要区别是打破了传统汉学研究局限于文献、语言研究的狭小范围,把传统的汉学研究置于地区研究的框架之下,“将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手段融入汉学研究和中国历史研究之中,从而大大开阔了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研究的内容。”P6

7.“Sinology”所研究的客体对象是中国的历史文化,诸如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考古、艺术等,“这一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中国人文学科在域外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Sinology’的学术成果,大多都可以归入中国的人文学术之中。”;“海外汉学”与“国学”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P7

8.本书的观点:国外对历史中国之研究,或者国外对中国的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考古等)的研究,称为“汉学”(Sinology);国外对当代中国之研究,称为“中国学”(ChineseStudies)。P9

9.研究方法:

(1)历史学的方法:①以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为基础,掌握中外文化外传的轨迹和方式;②以汉学家的历史活动为重点;③以文献的传播线索展开研究;

(2)学术史的方法:①做好西方各国汉学研究史的学术性目录;②对重要的汉学家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③对重要的汉学著作作个案研究;

(3)比较文化的方法:以国际视角,以“跨”(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为其特征,因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