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因产自福州寿山而得名,其色彩斑斓瑰丽,质地通灵温润,自古有人间瑰宝、宝石之王等美誉,名列当代中国四大名石之首。其品类繁多,是进行雕刻创作、收藏的佳品,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

田坑石之美

在寿山附近溪流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的寿山石,没有完整的矿脉,无根无脉,呈自然形状,无明显棱角,沉积于一两米深的田地下层,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主要分为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黄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品种,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等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红田石,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生为红田有两种原因,一为自然生成一身原红色;一为人工煅烧而成后天红,天生的红田石称为橘皮红,是稀有石种。

值得一提的是,在田石中有一种独特的“寺坪田石”。寿山村外原有一座“广应寺”,建于唐光启三年()。寺中僧人时常采集田黄石,研磨成粉末给周围百姓治病,未用的石头储于寺内,日积月累,寺中积攒田黄无数。元末战乱,广应寺因曾收留过朱元璋而被元兵付之一炬,连同僧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田黄石也沉默于火中,田黄石经火炙后又埋入土中。造化弄人,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水分浸蚀不但没有让这些深埋于废墟之下的田黄石黯然失色,特殊土壤的滋养反而赋予了它们更为绚丽的生命,既保留了田黄石原有的优良品质,更进一步成就了其温润如古玉的厚重质朴的独特魅力。广应寺明洪武和崇祯年间,两次焚毁、重建,反常的环境因素,是形成寺坪田独特的演变条件。其中明代毁于大火两次,也是寺坪石形成的最主要时间。明时寺坪石的数量颇多,到广应寺附近采集寺坪石也成为文人雅士的风尚,寺坪田的身价逐年上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易金十倍”了。

天下宝石、奇石、珍石、怪石不少,寿山石的名贵之处在于其品质品莹温润、柔而易攻的石质,刚柔适中,可以篆刻成印章,可以雕刻成艺术作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寿山石以其天生丽质的天然美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珠联璧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

寿山石石质晶莹凝腻、温嫩通透,特别是寿山石中的极品—田黄,更是“细、结、润、腻、温、凝”,“六德”齐俱,傲然于各地五彩宝石之上,俨然“石帝”。寿山石或艳红或明绿,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无色透明各色俱全,石色丰富明艳照人,是其他石种不可比的。

寿山石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年前就已有人在寿山村对寿山石矿脉进行开采,在南朝时期,已有寿山石雕刻的作品出现于世间。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随着雕刻技艺的不断发展,宋代时期,寿山石雕刻的技艺已经达到可供观赏与玩乐的程度了。于是寿山石雕的“收藏”历史从此开始。但由于缺乏原料,作品稀少,此时的寿山石雕收藏以宫廷及达官贵人为主。元末,寿山石开始用于印章中,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文人雅士开始以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为喜好,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社会风气。清·毛奇龄著《后观石录》,全文只有多字,对49枚寿山石作“品玩”式的记录。文中较有历史意义的是对寿山石分类上首次提出“山、水、田”三坑之说,至今仍普遍被人们接受。

水坑石之美

水坑石产自寿山村东南面约两公里的"坑头占"山,山麓溪流发源地有一矿脉,东西走向,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长年受其滋润,多为一种透明状的晶体,矿石质地晶董剔透、色柔纯净、明泽如脂,犹如"冰肌玉骨"一般,但在大小上都不占优势,体积较小。除了产自坑头铜的坑头石为非晶冻外,其余均呈现一种晶体或冻体。

水晶冻石是水坑石中的上品,通体透明,犹如玻璃一般,可隔石观物,色彩包括白、黄、蓝诸色,其中白水晶冻石较为罕见,因此也最珍贵。鱼脑冻石材质为半透明状,凝腻脂润,像煮熟的鱼脑,产量极少,很难获得,为水坑石中的珍品。水坑石有一种石材的肌理中含有像水珠一样的环纹,被称为环冻石,石品极其昂贵,价值超过水晶冻石和鱼脑冻石。此外,还有牛角冻石、黄冻石、罐草冻石、天蓝冻石、桃花冻石、玛璃冻石、冻油石、坑头冻石、掘性坑头石等。

山坑石之美

山坑石指山地中的寿山石原生矿,呈脉状产出,埋于岩层夹缝之中,产量较大。根据矿脉的不同又可分为:高山矿脉、都城坑矿脉、善伯洞矿脉、加良山矿脉、旗降矿脉、其他矿脉等。

高山所产寿山石品种最多,储藏量最大,开采历史也最悠久。高山矿脉的寿山石色彩斑满细丽。地晶莹剔透、通灵滋润,但石质较松,水分含量较高,因此容易干裂,需要细也保养。

按色彩又可分为红、白、黄、巧色等,冻石类高山石质如凝脂、通灵细腻,包括桃花冻、牛角冻、鱼脑冻、鱼鱗冻、高山环冻石等,按所产矿洞的不同又可分为和尚桐高山石、玛璃洞高山石、蒜枝洞高山石,其中还包括以人名命名的矿洞,如大健洞、世元洞、嫩嫩洞等,以形态命名的有太极头高山石、鸡母窝髙山石等。

都城坑矿脉所产寿山石色泽丰富多彩、温纯深润,石质较坚硬,但结晶性强,通澈透明,肌理常伴有像水纹一样的曲线条纹。色泽包括白、红、黑、黄、花等,矿洞类包括琪源洞都城坑石、坤银洞都城坑石、元和洞都城坑石,另外还有粗岩都城坑石、掘性都城坑石、鹿目格石、尼姑楼石等。

善伯洞矿脉的寿山石蜡性较强,质地温腻,呈半透明或微透明状,色彩极其丰富,除常见的红、黄、白、黑等,还有月尾绿石、月尾紫石、艾叶绿月尾石,这些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石种,半透明,带绿味,特别是肌理中含有像水草一样的纹路,十分迷人。

加良山又称月洋山,所产石种可分为两大类:芙蓉石和峨眉石。芙蓉石极为温润细腻,犹如凝脂,其中白色最为珍贵,看之无影,拂之有痕,被称为"石后",为石中的"上上品"。乾隆皇帝曾用"似玉非玉真宝也"来形容白芙蓉的羊脂白,它的白跟汉白玉一模一样,这种白可使人必魂荡漆,它的油腻程度是很多石头所无法比的。峨眉石石质较粗劣,很少用于雕刻。

旗降矿脉所产石质坚细而温润,微透明而富有光泽,色以黄、红、白者最多,偶有紫色。其他矿脉中以老岭石最为出名,它开发最早,宋代的石俑大多是用老龄石雕刻而成,石料块度较大。

如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