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麻脸,一个秃顶。两人经常互相揶揄,留下了别具打油体式的宝塔诗。

话说这天十五之夜,秃顶和麻脸又碰面了,两人互视一眼,秃子见月光照在麻子脸上,来了灵感,吟诗寒暄道:

藕芥

蜂窝开

雨打尘埃

后院虫吃菜

石榴皮翻过来

满地坑洼树待栽

从“筛”字到最后的“栽”字,一连七韵,字数也从一言加到七言,仿佛数学的等差数列,十分有趣。不过意思表达比较单一,前后七句都在类比“麻子是什么”,有些联想一般,如“蜂窝开”太夸张,有些很有意思,如最后一句“满地坑洼树待栽”,亦庄亦谐啊。

麻子见秃子如此恶搞自己,当然毫不示弱,当即回敬一首:

一轮明月照九州

西瓜葫芦绣球

梳篦不上头

虮虱难留

光溜溜

净肉

跟上面一样,一连七韵,不过字数从七言到一言逐渐递减,七句都在形容“什么是光头”。

这一类诗,本质上说还是游戏之词。宝塔诗,又称一七令,白居易为创制。后世学人,多有兴趣,形成一个特殊诗体。虽文学性不足,但趣味甚佳。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元稹宝塔诗《荼》

直到清朝,吴敬梓先生的讽刺名著《儒林外史》里,还能见到这种诗体的运用。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揭不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吴敬梓宝塔打油诗(《儒林外史》)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者深寻,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唐代令狐楚/《山》

张南史宝塔诗之《花》、《草》、《竹》、《月》、《泉》、《雪》。

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清代的王有光摘吴越俗谚俚语排成宝塔诗:

阴阳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为人易做人难

你叽呱我也叽呱

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

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

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善恶到头终有报

前船是后船涯

世上无难事

有德终发

回味甜

由他

一七令.月

冷清,高洁。

银如水,白胜雪。

把酒邀友,临风数阕。

自是酒中仙,难解心头结。

犹念故人何在?不忘初心恨别。

重云片影梦迷离,横笛一声肠断绝。

愁。

迥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头。

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魏扶/唐代/《赋愁》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唐代韦式宝塔诗《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