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宿城三面环山

一面临海

中间还有一个碧波浩渺的水库

虽然现在交通发达方便了,但本地人还是喜欢走古道去宿城。

要知道,这可是条年的古道。

在宿城西部,有个叫留云岭的地方,南侧是古代的五羊湖,左边是条山岭,右边是炮台顶,这壑口深入到山里,因此被人们称为湖口岭,又因为湖边有巨石如虎啸,又称为虎口岭,这也是古代进入宿城的唯一通道。

说了这么多,绕了这么大的弯子

小编只想强推您,走一次这条古道

因为,只有身临其境

你才能,真的当一回“陶渊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玩宿城后,留下了:“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的诗句。而站在路旁回望湖口岭,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人在岭上走,犹如天上行。而被称为世外桃源,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陶渊明当年在宿城创作了《桃花源记》。

宿城有个问津亭与览胜亭,传说当年《桃花源记》里的那位捕鱼为生的武陵人就是在问津亭里面碰到隐居在桃花源里的人的。“见渔人,乃大惊,问从何来,具答之。”因此,这里就是问津处。问津亭旁有个小亭子,叫做览胜亭,可以尽览宿城的桃源风光。传说中,渔郎就是在这里看到宿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为了纪念陶渊明,后人还在宿城为他建了一座陶公祠。清道光十五年,陶澍入京朝见皇帝,介绍了云台山以及宿城一带的情况。皇帝听后十分高兴,问“此境与桃花源何异?”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宿城,人们沸腾了,于是请求建立陶公祠,以纪念天恩,昭彰胜迹。

就在这样一处风景绝佳,与世隔绝之地,隐匿着一个民宿,但凡参观过它的人,无不被它所吸引,沉醉其间。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它竟成了本地人周末拍照打卡之地

它就是宿城八间房

海之隅,山之谷,祥云浮荡,紫气氤氲……忽见峰岭相连,若飘逸在仙云之上;涧水汩汩,似瑶池洒下琼浆。径深林幽处,画轴缓展中,有庭院点缀,隐庐数间……

如此佳境,浓缩了海上仙山之神奇,世外桃源之幽雅,连云区打造全域旅游之精华……

江苏连云港,海上云台山脚下的宿城八间房,就这样如画屏般抢入眼睑。

这座江苏最高的山脉,历来是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与连云港港口一峰之隔的宿城,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在古人眼里,她是一个充满自由与安乐气息的世外桃源。而在现代人心中,却是一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胜境。

情是从那扇半掩的石壁木门间油然而生。轻推门扉,一株枝繁叶茂的法桐迎你而入,偌大的树干上挂一木板,上书“初入清凉境,便生欢喜心”。字歪歪斜斜如出童稚之手,意却引人入胜不脱童趣之真。曲径通幽间,脚下潺潺溪水,身旁翠色扶摇。正值春夏相交之际,山花开得欢畅,绿篱长得热烈,紫藤洒脱,杨柳飘逸,迷人气息令人陶醉。

八间房的民宿群,是由本土山民的石墙瓦房升级改造而成,民宿依山而建,自不失庄重;老房历经沧桑,故彰显古朴。难得的是八间房升级改造的创意独特,巧妙融合了简约、随性的时尚化,亲和而不拘形式,整体风格陋外慧中,着意将山野朴实现于外,文化内涵蕴其中。连接各院的曲径或由毛石随意铺成,或由玻璃拦腰隔断;房屋门扉自成一道风景,或是竹木混搭而成,或是随意架上几根枯木圆棍,竟也造型别致,趣味盎然。寓意独特的竹门、木架,栩栩如生的石雕、小品,无不体现出匠心独具。古老的石磨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磨盘,或铺于路面,或垒成花坛,就连院间或厅内的桌面,也会将磨盘镶入其间,融自然与艺术元素于一炉,汇现代与古典风格为一体。曲径旁、墙顶上、水榭间,是处可见大小不一的坛坛罐罐,莫不是在向游人诉说海上陶瓷之路那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

八间房东南向海,在历史烟云间,自东汉时起,从这儿连接连云港鹰游门海峡的这条海道,便成了外域僧侣入汉译经布道的必经之地。宿城与鹰游门仅一峰之隔,幽谷净土,自然成了他们首选的落脚之处。康居国度的得道高僧,更是慧眼独具,选中这绿野幽境长住。

背倚八间房的任意一处竹栏木栅放眼远眺,只要你善于想象,便会遥想在这宿城桃花源,朝辉夕照里,槐影柳堤间,隐隐有僧帽晃动、僧服飘逸,耳畔会听到梵刹间时时传出的阵阵钟声,和康居人模仿当地山民令人似懂非懂的乡音……

那段历史,早已印记在留仙泉旁那块“汉僧会尊者留仙饮泉处”的石刻里,而位于保驾山古城墙之内的一座罗汉墓,葬的都是西域康居国死去的僧人。八间房院前咫尺之外,是原宿城乡政府大院,其间曾存放一块“宿城村新罗人住居遗址”的石碑,似在默述新罗人当年长居于此的历史故事。透过这条早开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耳畔似回响历史音壁间的大漠风沙、沧桑古道上的驼铃摇动,与大洋波涛中的风帆涌进……这儿有扶桑高僧圆仁以及宝暹、慈藏等高僧的足迹,还有传说中唐天子筑城的故事,薛仁贵东征的画戟,戚继光抗倭的战旗……

从外表看,八间房古朴简约,婉若饱经沧桑的山野村夫。然进门后方觉惊讶,铮亮的纯木板地面,别出心裁的各式壁挂和顶饰,那床、那柜……布局间间不同,风格处处迥异,各类装饰材料似随手拈来,却又摆放得恰到好处,粗陋但不落俗,精致却不奢华。灯具或用竹篮、竹筒悬吊,或用扁担、棍棒挑起,顶饰或为原始木梁,不失古色古香;或为现代装饰,倒悬各有意境的美女图案……

令人称奇的八间房,其实是8个相互连接却又相对独立的8个庭院组成,如今又新扩了48个,似有中华56个民族之寓意。而其间民俗的东西确也丰富多彩,俨然一座浓缩了的民俗大观园。

新扩民宿顶端的那座庭院,倚山而居,屋有三层,底层后墙是道天然石壁,即算炎炎夏日,入内也觉清凉无比。二层却又敞亮温馨,极富情调。从顶层木梯可直达八间房的制高点烽火碉楼,四柱悬顶,傲视群居,敌楼上架设两尊铸铁古炮,与对面的烟墩炮台遥相呼应,气势磅礴。碉楼后侧,一道飞瀑沿丈许石壁如帘悬挂,自成一幅这青山碧水间的绝妙丹青。

沿溪水曲径悠然而下,可一览八间房东院风景,花坛、草坪、小桥、水榭,扑面而来的是江南风情与地方特色互映互衬的园林式广场,右侧是旧日影院改造成的民宿大饭堂。向南出口处,方为八间房景区的正门入口,门楼高耸,和风扑面,笑迎紫气东来……

离开景区,会仍觉游兴未尽,回首赞叹:竹树夹流水,路石挂飞泉。回眸八间房,隐庐对远山。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