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王朝,因此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朋友也都知道,实现了统一伟业的秦始皇名叫嬴政,也就是说他的姓氏是“嬴”。这个姓在近代极其少见,但在春秋战国时代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姓,因为其实在夏商周到春秋时代,就曾经存在过至少13个君主家族姓嬴的诸侯国。而到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其实还有一国君主也姓嬴。那么这些诸侯国都是谁?他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嬴姓起源和早期嬴姓诸国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嬴姓起源于舜和禹时代的重臣伯益。这个伯益擅长调驯鸟兽,还曾经帮助大禹治水,所以被封在了嬴城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济南境内。所以后来伯益的后代就已“嬴”为姓了。而一些史料记载,大禹晚年还曾想禅位给伯益。但伯益却非常有自知之明,他坚决辞让,后来还躲到了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的箕山里。这样大禹的儿子启才继承了王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大禹曾想禅让给伯益

所以如果按照这些记载,可以说嬴姓的始祖也确实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了。而一些史料记载,在夏启建立夏朝之后,对于伯益的后裔,也就是嬴姓家族也给予了一定礼遇,先后把伯益的长子大廉和次子若木分封在了河南潢川和江苏徐州附近,后来这两块封地发展成为了诸侯国黄国和徐国,也就是比较早的嬴姓诸侯国了。不过这里也要说明,因为这段历史实在太过久远,所以这些历史多少还都是有些争议的。

而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嬴姓诸侯国叫奄国,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奄国与伯益有什么关系。而这个奄国是商朝时代就存在的一个诸侯国,应该是由商人的分支所建立,所以通常被称为商奄。它位于今天的山东曲阜周边区域,在商人群体中应该地位还比较重要,因为一些史料说商朝的第十八任君主南庚在位时还曾经把商朝的都城迁到了商奄所在位置。

近代出土的“禽”簋内铭文记录了周伐奄

不过在周朝建立之后,作为商朝遗民的商奄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周朝的统治,所以参与了周朝建立之后不久爆发的宗室之乱三监之乱。当时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不服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的管束,联合其它一些贵族和商朝部分遗民发动了反叛。而这次叛乱最终在公元前年前后被周公旦所平定,参与了三监之乱的奄国也很自然就被灭亡了。后来周公旦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在了奄国故地,建立了鲁国。但有部分奄国遗民在此之后仍然不愿臣服于周朝,他们后来还南迁重建了一个政权。这个小政权又存在了数百年,最后迁到了今天江苏省常州境内,在春秋中晚期才最终被吴国灭亡。但商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

而说完了这个比较早就被基本灭亡的奄国,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可能直接从伯益的两个儿子延续下来的黄国和徐国。根据现代能看到的记载,黄国在商朝时期似乎有些实力,但似乎一直和商王的关系不太好,所以曾经和商朝打过仗。不过周朝建立之后,黄国很快向周称臣,并在之后和周朝王族姬姓家族所统治的随国长期保持了联姻关系。但在公元前8世纪末到7世纪初,黄国受到了正在崛起的楚国的持续打击,最终在公元前年被楚国灭亡。

春秋诸国地图,其中可以看到黄国和徐国

而徐国的实力则似乎比黄国更强一些,所以它在周朝建立之后,还没有立即臣服于周朝。从周公旦摄政到周朝第三任天子周康王这段时间,周朝和徐国之间曾经多次爆发战争,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所统领的鲁国也曾经和徐国多次开战。而到周朝第五任天子周穆王时代,徐国君主徐偃王甚至主动进攻周朝都城,逼迫周穆王同意让东方诸侯都受徐国节制。但不久之后,周穆王联合楚国军队反攻徐国,最终迫使徐偃王隐居山林,其家族臣服于周朝。但周穆王还是保留了徐国,让徐偃王的后裔继续统治徐国。此后徐国又维持了数百年时间,到公元前年才被吴国灭亡。

除此之外,春秋时期的另外几个诸侯国,如莒国、郯国、江国、钟离国、葛国、郧国、谷国、养国和光国等等也都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嬴姓诸侯建立的政权,这些诸侯国大致都位于今天的山东、河南和湖北省境内。根据一些史书记载,这其中有好几个诸侯国都是在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也就是都横跨了夏商周三朝,存在时间超过年。但这些诸侯国最终也都在春秋时期被其它诸侯灭亡。

嬴姓秦人的崛起

但在春秋时期的嬴姓诸侯国中,却有一个不但没有在这一时期灭亡,相反还在这个时期由弱变强,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诸侯变成了战国时代的超级大国。那么这个诸侯国当然就是秦国了。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的先祖也是伯益的后代。在商朝时,秦国的先祖之一中潏(yù)曾经为商朝“保西垂”,也就是为商朝保卫西部领土。而中潏的儿子蜚(fēi)廉曾经是商纣王的宠臣,他的长子恶来也为商纣王效力。

秦人先祖曾经与商纣王关系密切

而在商朝被周朝灭亡的过程中,恶来被周军杀死。此后,蜚廉逃到了前文我们提到过的商奄,也参与了三监之乱。而在周朝平定三监之乱的过程中,蜚廉被杀死。之后周朝将蜚廉的部众以及一部分商奄臣民西迁,后来这些人成为了秦朝的先人。所以虽然我们前面说到奄国和伯益之间的联系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但从源自伯益的蜚廉逃到奄国,以及他们都姓嬴这点看,商奄其实也有可能与伯益有传承关系。

所以在周朝初期,秦人先祖的处境其实并不算特别好。但是在周穆王时期,秦人先祖的处境得到了一些改善,当时恶来的曾孙子大骆开始与诸侯申侯联姻,而申侯家族还和周王室有姻亲关系,所以等于秦人也间接与周王室攀上了关系。在公元前年前后,大骆的儿子非子被周朝第八代天子周孝王封在秦地,秦国的雏形初步形成。而在此期间,秦人的先祖已经开始与西戎作战,其军事实力也开始逐步提升。

周宣王时期是秦人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在公元前年,非子的曾孙秦仲被周宣王封为大夫,并受周宣王派遣率军讨伐西戎。而秦仲在与西戎的战争中阵亡,但秦人如此卖力地为周王室平定西戎也使秦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秦仲死后,他的长子嬴祺继位,成为秦庄公。可以说到此时,秦国已经完全摆脱了周初的不利处境,为其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而且在不久之后,秦仲的小儿子嬴康也被周王加封为诸侯,在今天陕西澄县境内建立了梁国。

而在公元前年,曾经与秦人和周王室都有姻亲关系的申侯家族与周王室发生龃龉,结果申侯家族联合犬戎攻打周王室,导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而在这危急时刻,秦庄公的儿子秦襄公嬴开为周军雪中送炭,提供了强力支持。之后他还审时度势,护送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为周王室立下如此大功的秦襄公也因此被封为秦伯,周王室还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了他。这样,秦国终于正式成为了周天子认证的诸侯国。

战国时期的秦国

而在此后秦国逐步崛起的历史大家也都很熟悉了,所以本文不再赘述。只是要提一句的是,虽然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梁国和秦国其实应该算是兄弟之国。但后来秦国扩张起来之后,这种兄弟之情也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公元前年,梁国因为百姓担忧秦国入侵而发生骚乱,而秦国看到兄弟之国的这种情况,二话不说,立即就真的发兵把梁国给灭了……

与秦国相杀百年的另一个兄弟之国

但是看到这肯定有些朋友会提出质疑了,桃花石杂谈你说在战国七雄当中除了秦国还有一国君主姓嬴,那是哪个诸侯?你提到的这么多嬴姓诸侯没熬到战国就灭亡了,那战国七雄里还哪来的嬴姓诸侯呢?确实是这样,春秋时代的嬴姓诸侯除了秦国之外基本上都没挺到战国时代。但战国时代在秦国之外,又确实有一个嬴姓强国,那么它是谁呢?

其实这个诸侯国跟秦国也可以说有兄弟渊源。刚才我们说到,在周灭商的过程中,秦人的先祖蜚廉和恶来父子先后被杀。但蜚廉除了恶来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季胜。而这个季胜应该是在周灭商的过程中比较早地看清了天下大势,没有追随父兄去拼死对抗周朝。所以他的家族很快得到了周王室的赏识。在周朝的第二任天子周成王时代,季胜的儿子孟增就得到了周成王的重用。

晋国对于嬴姓也具有重要地位

后来这个嬴姓分支连续4代都成为了周王室的近臣,忠心耿耿地为周王室服务。但这时,时间也来到了西周灭亡前夕,在这个秦人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的时代,另外的这支嬴姓后人命运也同样发生了重大转折。当时这支嬴姓后人的首领叔带感到周幽王无道,不愿再为他服务,所以离开了周朝都城镐京,来到了晋国,成为了当时晋文侯的臣子。

那么看到这里,可能许多朋友已经知道这支嬴姓后裔究竟是谁了。是的,没错!他们就是后来晋国最为重要的门阀家族,后来与韩、魏两家瓜分了晋国,宣告了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启的赵家。那么说到这里,我们恐怕也还要稍微解释一下后来这个赵国王族的姓氏。

战国时的赵国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人的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当时,“姓”可以说是认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所有家族共有的家族名称。而“氏”则可被视为姓的分支,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散居各地。当时不同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共有的姓之外,还会给自己另取一个名称作为自己这个分支的标志,这就是“氏”。

而这个赵家就是嬴姓赵氏。刚才我们说到:赵氏先人在和秦人先人分道扬镳之后的第二代,也就是孟增的时代就得到了周王室的重用。而孟增的孙子造父曾经给周穆王献上了多匹宝马,并成了给他驾车的人。那么说起周穆王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一件事是西行去见西王母。当然这是传说,但在传说里,驾车带载着周穆王去见西王母的就是造父。而在相对严肃的历史记载里也曾经提到,在周穆王击败前文提到的徐偃王时,就是凭借造父的宝马良车快速行军才实现的。所以在胜利之后,周穆王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了造父,所以后来这支嬴姓后人就以赵为氏了。

“赵氏孤儿”也是嬴家孤儿

所以其实在战国时代,嬴家在七雄里就独占了两雄,而战国末期异常惨烈的长平之战等等秦赵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嬴姓家族的内战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几百年前是一家本来也不可能改变什么了。但在看了这些历史之后,我们也可以说:嬴姓各个分支确实在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代曾经非常活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塑造了中国历史。(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