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亚地区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民族构成十分复杂的地区。关于古代时期中亚地区的族群演变,桃花石杂谈曾经有许多文章进行过介绍。而其实在近代,因为随着人类迁徙的广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所以一些之前的域外族群也在中亚地区的人口中占有了相当比例。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大量迁入中亚可以说是常识了,今天我们也不赘述。但日耳曼人曾经大规模移居中亚,特别是哈萨克地区,在20世纪后期甚至曾一度达到百万之众恐怕许多朋友就不知道了。那么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过怎样的经历?最近这几十年这个群体为何又濒于消失?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独特的族群。

沙皇家族的日耳曼背景

大家知道,哈萨克斯坦在历史上曾经被沙俄吞并,而要说起中亚日耳曼人的来源,也同样要先从俄罗斯日耳曼人说起。而俄罗斯日耳曼人的来源,则和俄罗斯的沙皇家族有直接的关联。

开启了俄罗斯欧化进行的彼得大帝

提起沙皇家族,多数朋友都知道它是俄罗斯几百年的皇室,但其实这个家族后来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自从彼得大帝在公元18世纪初为俄罗斯确定了欧化道路之后,沙皇王室就与欧洲各国王室开始了密集的联姻,所以其实后来的多数沙皇源自欧洲各国王室的血统都是主流,相反俄罗斯血统倒成了非常次要的一种装饰。

比如在日耳曼人大批移居俄罗斯的历史上起了核心作用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其实就是出身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的一个德意志贵族,而她的家族除了在很早的历史上曾经与基辅罗斯的一个王族有过联姻关系之外,其实跟俄罗斯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年轻时的叶卡捷琳娜

当然,说到这里,有些朋友会说,叶卡捷琳娜是个特例,因为她本来是皇后,是嫁到俄罗斯的,所以她的血统并不能代表沙皇皇室。但如果再进一步了解她所嫁的人,其实这种说法就又站不住脚了。因为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三世虽然是前文提到的彼得大帝的外孙,但却是彼得大帝的女儿嫁到了德意志地区的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室之后生下的孩子,所以他从小也是被作为一个德意志贵族养大的,成年以后甚至连俄语都基本不会说。

但因为彼得大帝的女儿,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终身未婚,所以早早就按照欧洲王室继承规则,把跟自己血缘最近的彼得三世立为王储。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叶卡捷琳娜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的安排下,嫁给了这位俄罗斯储君。

登基半年就被老婆废了的彼得三世

所以这对后来成为了沙皇和皇后的夫妇加起来也只有1/8略强的俄罗斯血统。而且彼得三世在当上俄罗斯沙皇之后,似乎心理上仍然自认是普鲁士人,所以他上台之后立即让俄罗斯中止了战况极其有利的七年战争,使当时已经濒于绝境的普鲁士起死回生,还把当时俄军占领的柏林周边领土让给了普鲁士。而且他的很多政策都将自己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发了俄罗斯东正教僧侣、贵族和军人的强烈不满,所以不到半年就被废黜了。

但相比夫君彼得三世,跟俄罗斯血缘上基本无关的叶卡捷琳娜却明显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她在到了俄罗斯之后,反而与俄罗斯贵族阶层相处融洽,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因此在彼得三世被废黜之后,她以皇后的身份近水楼台坐上了沙皇的宝座。

日耳曼人大批来到俄罗斯

而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之后虽然还是亲普鲁士,但她帮助俄罗斯在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奥斯曼和波斯的一系列战争中获胜,最后还与普鲁士和奥地利一同灭亡并瓜分了波兰,为俄罗斯开辟了大量领土,所以她始终得到了俄罗斯贵族的广泛支持。她在位期间也被称为是俄罗斯帝国和贵族群体的黄金时代。在欧洲其它国家,她也被视为是开明专制的典范。

当上了女沙皇的叶卡捷琳娜

但叶卡捷琳娜毕竟还是一个日耳曼人,所以她其实和夫君彼得三世一样,对日耳曼人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在公元年她刚一登基,就向欧洲各国发布通告,公开邀请除犹太人外的欧洲各国民众移居俄罗斯,加入俄罗斯国籍,并许诺为其提供土地。但在当时的欧洲,英法等国民众移民美洲新大陆早已成为首选,而其它一些国家则对国民移民有很多限制。所以叶卡捷琳娜的这个移民邀请令可以说就是为日耳曼人量身定制的。

而在看到首个移民邀请令反响平平之后,叶卡捷琳娜又在第二年再次发布了条件更为优厚的邀请。而这个命令终于使日耳曼人动了心,从当年开始到公元年,巴伐利亚、巴登、黑森、普尔法茨和莱茵兰等德意志邦国差不多3万人口移居到了俄罗斯并在当地长期定居,成为了世代居住在俄罗斯的日耳曼人。

19世纪伏尔加日耳曼人非正式“族旗”

当时叶卡捷琳娜为了吸引日耳曼人前来,确实开出了相当优越的待遇。比如允许他们完全保留语言与文化,而且所有人都免服兵役等等。而日耳曼人的到来也确实为当地带来了在那个时代较为先进的农牧业和手工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所以在日耳曼人到来的初期,他们和当地人的关系相对还是比较和谐的。

在进入公元19世纪之后,随着拿破仑战争肆虐中西欧地区,大量德意志邦国的平民为了逃避战乱,再次掀起了移民俄罗斯的高潮。不过当时俄罗斯对愿意移民来本国的日耳曼人就已经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要求这些人需要拥有至少基尔德(当时德意志地区的货币单位)的资产或者具有某些专业技能才能移民。

19世纪伏尔加河畔日耳曼城镇分布

而在公元年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之后,农业劳动力出现大量短缺,这种需求再次吸引到了大量日耳曼人前来垦荒,又形成了第三波日耳曼移民高潮。另外因为当时波兰一部是俄罗斯领土,而这些土地上在中世纪就有大量日耳曼人定居,所以在此前后,许多原本生活在波兰的日耳曼人也通过国内迁徙迁居后来的俄罗斯境内,据估计这批移民的人数至少有几十万人。

日耳曼人在中亚的兴衰

所以到公元19世纪末,俄罗斯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非常稳定的本土日耳曼人群体。公元年沙俄进行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沙俄国民中有万人是日耳曼人,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还以德语为母语。

19世纪末日耳曼人分布,越蓝比例越高

而在当时,这些日耳曼人最主要的聚居区是在今天哈萨克斯坦西北方的伏尔加河流域。在苏联成立之后,年,这里的日耳曼人也和其它族群一样,在俄罗斯内部建立了伏尔加日耳曼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但很快这个族群就遇到了大麻烦。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叶卡捷琳娜在吸引日耳曼人前来定居时,许诺可以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所以当时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基本上都还是以德语为母语,其宗教信仰也是以当时德国流行的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为主,和俄罗斯的东正教虽然同属基督教范畴,但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而且最初日耳曼人来到俄罗斯,可以说跟沙俄皇室的德意志背景有很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至少在早期,他们效忠的对象其实是有德意志背景的沙俄皇室,而不是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但在苏联建立之后,沙俄皇室不复存在,这就更使得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处境比较尴尬。

日耳曼区,下方为斯大林格勒州和哈萨克

而在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成了俄罗斯不同戴天的敌人。而这时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也就很快成为了苏联政府重点防范的对象。年9月3日,也就是在德军入侵苏联两个半月之后,苏联政府决定将其境内最大的日耳曼人群体,也就是伏尔加日耳曼人集体迁离。当时,苏联政府以防止日耳曼人受误导与德军合作为由,将所有聚居在伏尔加日耳曼自治共和国以及与其邻近的萨拉托夫州和斯大林格勒州的日耳曼人都向东迁徙到了西伯利亚和哈萨克境内。4天以后,伏尔加日耳曼自治共和国被正式撤销,此后苏联境内也禁止再用德语在学校教学。

根据一些统计数字,在二战期间,总共有超过万的日耳曼人被迁徙到了哈萨克和西伯利亚。而在二战之后,日耳曼人在年被允许离开迁居地,此后一部分日耳曼人又逐渐散居到了广阔的中亚地区,成为了一个人数相当可观的群体。

年代的伏尔加日耳曼人

年,大约名日耳曼人集体上书苏联中央,要求在伏尔加地区重建自治共和国。年,苏联中央曾决定以哈萨克北部城市叶里门多为中心,为哈萨克境内93.6万日耳曼人建立一个自治州。但这一决定却引发了中亚当地族群的强烈不满。在年,当地族群在切利诺格勒,也就是今天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了苏联时期极其罕见的示威活动,反对日耳曼人自治。结果导致日耳曼人自治的方案被撤销。而日耳曼人和中亚本地族群的关系在此后也出现了明显的紧张。

不过虽然处境并不算太好,但在二战之后,总体上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还是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到苏联解体前夕的年,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达到了万人的历史高峰,哈萨克境内的日耳曼人也达到了95万人,成为了当地仅次于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的第三大族群,但两年之后的苏联解体使这一趋势完全逆转。

俄罗斯中部重新成为日耳曼人聚居区

大家知道,在苏联解体之前不久,东西德也实现了统一。而两德统一之后,针对生活在苏东国家的日耳曼后裔,出台了“回归法案”,允许这些地区的日耳曼后裔移民德国。而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对于哈萨克日耳曼人来说也是比中亚更受欢迎的选择,所以从年开始,中亚地区的日耳曼人大量移民德国和俄罗斯,到年时,哈萨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就已经只剩下了35万人。

但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在二战爆发之后,苏联禁止再以德语作为学校教学语言,所以其实在二战之后,苏联境内的日耳曼人迅速的俄化。因此到苏联解体时,其境内日耳曼人仍然以德语为母语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49%左右。所以很多哈萨克的日耳曼人在移民到德国之后,也出现了很难融入德国的现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结果德国在21世纪初中止回归法案的执行,一些始终难以适应德国的日耳曼人也回流哈萨克斯坦,使哈萨克斯坦的日耳曼人口在此之后下降趋势逐渐放缓。

但即使如此,哈萨克斯坦斯坦境内的日耳曼人在年还是降到了历史最低点17.6万人,其比例已经下降到了当地总人口的1%左右。而在其它几个中亚国家,日耳曼人的情况也差不多。其中,吉尔吉斯的日耳曼人从年的10万下降到了1万人左右。乌兹别克斯坦现在剩余的日耳曼人也下降到了1.6万人左右。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中亚日耳曼人族群目前又处在了变成历史名词的进程之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