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派诗人。他的《饮酒-其五》与《桃花源记》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桃花源记》不但文笔绝佳,更是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隐于世间并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而在文末“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以及南阳刘子骥亦未寻得,似乎意在阐明判定“世外桃源”并非实有,乃陶渊明为借景抒情而虚构的人间仙境。那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图_《桃花源记》意境图

创作背景

想要了解“世外桃源”是否存在,先得了解一下《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虽为东晋末期人士,但《桃花源记》文中的时间为东晋初期。这一时期,整个国家的大环境是,南方以司马氏后裔与士族门阀(特别是迁居南方的北方士族),共同建立的偏安政权——东晋。尽管东晋政权内部暗流涌动,但是总归还算是和平。而北方此时正陷入了“五胡乱华”的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可谓是水深火热,颠沛流离。

当时北方人民,尤其是汉族平民,几乎是生活在居无定所的状态之中。据史料记载,“五胡”期间,几乎每一个民族的统治者上台之后,都要搞一次人口大迁徙。这种大迁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前朝少数民族人口,打击前朝势力,而一方面又迫使汉族贫民阶层,成为巩固新政权稳定的奴隶。而在这被迫迁徙的途中,实际情况是死者枕籍,惨绝人寰。由于饥寒交迫,人们而为了生存而竞相残杀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能够活下来的仅有十之二三。

生活在这般动荡的时代,能够安身立命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最高诉求。当政权朝廷不能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时,民间只能自发团结以求自保。

上图_东晋时期形势图

筑坞自保

为了避免战乱和被迫迁徙而颠沛流离,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筑坞而求自保。

何为“坞”?《说文》解释为:坞,小障也。一曰:庳城也。实际上就是用于防御的堡垒,类似于欧洲的城堡,但作用却比城堡重要得多,尤其是在西晋末期。

西晋末年,人们为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自发团结以建筑“坞”而力求自保。但要以“坞”这种形式完成自保,前提至少得够满足三个条件:

1.能够满足自给自足的劳作生产需求,所以依水而筑的“坞”有很多,其中《水经注》中《洛水篇》记载,沿洛水而筑的“坞”就有十几个之多。

2.具备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

3.还要有一个精明强干的灵魂人物作为领导者。

上图_东晋的文人雅士

民间自发组织起来抗拒被迫迁徙,当权者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派遣军队而伐之是必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成为抵御兵豕之灾的先决条件。甚至,若要不轻易被发现,最好能够藏匿于隐蔽之处。所以有水源,且具备耕作条件的山林,成为筑坞避难的绝佳之地。此外,没有一个懂兵法又有号召力的“主心骨”式人物存在,当危机来临之时,慌乱中也很难达到自保的目的。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条件如此苛刻,真实历史上果真有这样的成功避难之坞吗?《晋书》之中就有这样能够做到自保之“坞”的记载,而且不止一处。

《晋书-孝友传-庾衮传》中就提及:张泓等肆掠于阳翟,(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从这一小段中记载可知,这个“坞”建筑在禹山上,符合地利条件。而且这种民间自发自保组织,通常是以同乡宗族,也团结其他姓氏(可能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符合人和条件。

《庾衮传》后文又有记载,庾衮是被乡亲们推选为首领的。这种民主推选制度,也是人和基础之一。成为首领之后,庾衮带领大家修壁坞、树藩障等防御措施,并建立制度恢复生产。当有敌人前来攻打时,庾衮带领队伍只做防守,敌人见其队伍齐整而畏惧乃退去。这是禹山坞的大致情况。

上图_持盾彩绘陶俑东晋

而《晋书-郗鉴传》也有峄山坞的记载。按照《太平御览-地理志》记载,峄山位于鲁国邹县北(今山东省邹城市)。峄山上“石间多空穴,洞达相通,往往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郗鉴正是依峄山之险要,聚乡里之众,筑坞以抵御外敌。

以上说明民间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依凭山林险要且筑坞堡垒以抵御敌人入侵。这其实就是与本宗乡亲们,过起了与世隔绝,自给自足式的生活,这在乱世之中,俨然成为颠沛流离人们所神往的世外桃源。

上图_陶渊明(约年~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陶潜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其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描述的就是这类百姓的避难所——依凭险要筑坞之内的美景,如“山有小孔”乃与峄山坞的“峄孔”类似等等。

那么既然是坞内美景,坞又真实存在,为何却不可复寻之呢?这在《水经注》中亦有类似记载,刘裕北伐时曾命参军戴祚等人乘舟溯洛水而上。后来戴祚等人返还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来时之路。《桃花源记》中的“不复得路”正是源出于此。而“桃花源”也并非虚构,《水经注》以及《元和郡县图志》都有记载,虢州阌乡县(今属河南省灵宝市)东北十里就有一片桃林,乃是当年周武王放牛之地。

上图_《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

如此看来,《桃花源记》中的描绘之美景并非是陶渊明虚构,乃是根据各类文献与前人经历而成之佳作。但文中与世隔绝的桃园仙境,乃是集成各处避难坞美景于一隅,并非真实存在。所以作者后来也虚构了贤士南阳刘子骥,寻而不得的经历故事。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时间对不上。文中所述时间为“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与西晋末、东晋初百姓筑坞避难的时间对不上。实际上,文中的“秦”,其本意乃非秦始皇建立的赢秦,而是氐族苻健建立的前秦,至于后续朝代则指西晋灭亡后北方政权的频繁更迭,意在表明居住此地人民成功地躲避了战乱的祸害。倘若真如文中字面本意,从西汉建立到西晋灭亡,期间五百余年,这么长时间的隔绝与外界不通音讯毫无往来,显然不合常理。

上图_前秦版图

结语

《桃花源记》虽是陶渊明的一篇寄寓之文,但其中美景并非完全虚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如此幸运逃过摧残的百姓,绝对是极少数。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即便是这些有幸躲避战乱而隐居的人们,其生活又果真能够文中描写那边怡然自得吗?恐怕不然!远离战争,才是陶渊明这一类文人的真实期望!

很有幸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

作者:王金百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桃花源记》陶潜(东晋)/著

《晋书》、《说文》、《水经注》等历史文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