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8月份,在海南五指山某个村子的水井里,有人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无独有偶,其实在去年6月份,在云南富源、四川成都的水塘里,也有人发现了桃花水母。据有关专家介绍,桃花水母在地球上已经生存繁衍了6亿年的时间,堪称地球的“活化石”,那么,为什么桃花水母频繁在我国的淡水中出现呢?

先来认识认识“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隶属于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是生活在淡水中各种水母的统称,全世界目前只发现了11种淡水水母,除了索氏桃花水母在欧亚大陆、伊势桃花水母在日本有分布之外,其余9种均是我国所独有(索氏桃花水母和伊势桃花水母在我国也有分布)。

桃花水母又名“桃花鱼”,身长在15-25毫米之间,呈白色或者绿色,通体透明,身体呈现圆形的伞状,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身体四周长满了触须,在身体的中间长有若干个类似桃花状分布的触角状物体,而且它们的出现时间多是南方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得名“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别看身体特别小,但它们却是食肉型动物,多以水蚤、线虫、蝌蚪、小的鱼苗等为食。在移动时,依靠的动力则是身体伞状物的不断收缩与伸展,这样就可以控制伞腔中水的多少,从而实现向水流喷射相反的方向移动。当碰到可以捕食的食物时,桃花水母中间部位的触手,就会从刺丝囊中发射出刺丝,准确地击中目标,而刺丝中含有生物毒素,猎物被射中后不久就中毒死亡,然后桃花水母借助触手就将猎物送入自己的胃中。

桃花水母是一种对生活环境非常敏感的生物,在水温方面,主要活跃的温度范围为25-32摄氏度;在酸碱度方面,适宜的PH值区间为6.5-8;在水质方面,适宜生存的水体必须无毒、无害,非常洁净;在日照方面,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喜欢较弱的阳光照射,早晨和傍晚习惯活动于水域的上层。当环境温度较低、水体出现污染以及食物量比较少时,桃花水母就会分泌一层较硬的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休眠,当外界环境重新适宜时,再从休眠状态复苏过来。

近期被发现的桃花水母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桃花水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而且对气候、气温、光照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它们的分布范围不是太广泛,在我国的分布多在长江以南的区域,特别是海南、云南、四川、两湖两广、江西等省区。再加上它们的个体很小,数量也比较少,因而,在自家水井或者池塘中发现的桃花水母,基本没有可能是人工放生的,而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水体的流动实现迁移的。

桃花水母具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的特征。在无性生殖周期内,依靠母体细胞出芽,形成新的浮浪幼虫个体,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发育成为水螅体。而在有性生殖周期内,生殖细胞在释放之后母体很快死亡,生殖细胞在水体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孵化发育成浮浪幼虫,最后也会成长为成熟的新个体。

一般情况下,在天气转暖之时,成熟的雌雄个体就会分别释放生殖细胞,继而在水体中受精,受精卵孵化后诞生的浮浪幼虫,会附着在水底的石块上,然后发育成水螅体。水螅体可以经受夏季的高温以及冬季的寒冷,等到第二年春季再通过出芽方式产生水母个体。因此,对于桃花水母来说,它们通过有性生殖来产生水螅体,而水螅体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产生水母个体。这种交替生殖的现象,也造成了自然界中的桃花水母,在一段时间内完全看不着踪影,而在另一个时段又突然出现了的重要原因。

在自然界中的池塘中所发现的桃花水母,我们很好理解,因为无论是云南,还是四川,这些地域本来就是桃花水母的适宜生存区域,只因为它们体型小、数量少、对环境的敏感性强,同时再加上它们经常玩“定时失踪”的把戏,所以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比较好奇而已。

而在海南的自家井水中发现桃花水母,则说明这个水井的下部,所连接的地下水系统中存在着它们的踪影,因为井水的补给,除了自然降水以外,更多的是依靠地下水的供给。而所连的地下水系统,又有很多通道与其它区域的地表水系统相连。这样,生活在其它淡水水域的桃花水母,其受精卵、或者水螅体等不同状态的水母,就会沿着水流的方向实现迁移,最后来到了水井之中。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水螅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发育为水母形态,或者原本就处于休眠状态的成年水母,在被发现时又恰好从休眠中活跃了过来。

桃花水母目前的处境

由于桃花水母对栖息地的要求太过苛刻,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比较窄,是仅有的一类在淡水生活中的水母。虽然从我国来看,种类较多,而且相对的分布区域较广,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之下,一些原本生存桃花水母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水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桃花水母的数量迅速减少,栖息区域严重压缩,全部11种水母在我国都已经濒临灭绝,其中宜昌桃花水母以及信阳桃化水母、短手桃花水母处于极危物种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很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面貌开始发生改善,无论是水体还是大气、土壤污染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很多珍稀物种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特别是桃花水母这种对环境非常“挑剔”的物种,近年来相继在很多地区被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积极成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