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夜编辑部
历史
文化
博物馆
《奢香夫人》又翻红,我刚看了下还是某音乐APP热歌榜的第三位。
跟其他人说《奢香夫人》,大家就问“这哪首?没听过……”
但一说“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都能跟着唱两句吧?
很巧的是我在民族文化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看到了这本《西南彝志》,就说到了这首歌的主角奢香夫人。
她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展览中呢?
-奢香传说-
奢香夫人(-年),彝族名舍兹,元未明初生于四川永宁宣抚司,是我国杰出的女政治家。
公元年明朝建立,自古云贵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统一西南,朱元璋就必须要控制云南,尤其是西接滇、蜀,东连荆、粤的水西。
当时的水西土司是奢香夫人的丈夫蔼翠,“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不能守也”。
但他深明大义,洪武五年也就是年,和平友好地率部归顺明王朝。
朱元璋以礼相待,赐姓安氏,封贵州宣慰使一职。
这对夫妇曾对明王朝提供大力支持,也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年蔼翠病逝,按照彝族制度,宣慰使的职位由奢香继承。
奢香意图继续保持跟明王朝的友好关系,但架不住心怀鬼胎的人钻空子。
担任贵州都指挥的马晔是马皇后内侄,他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试图通过武力消灭水西安氏,自己独揽大权。
这个马晔的段位也确实配得上皇亲国戚的身份,他也知道一旦夺权失败会影响到自己,就没明目张胆硬干,他借故把奢香夫人抓到官府,以此来激怒她下属部族的土目,让他们主动举兵,马晔便能以“镇压兵变”的名义将他们一网打尽,师出有名计划通。
彝族服饰
水西各部闻讯果真落入圈套,准备武装反抗,奢香却异常冷静,会同水东土司夫人刘淑贞,及时制止了水西各部的军事行动,并在刘淑珍的帮助下向朱元璋讲清了事件经过。
彼时明朝初建国,战乱刚平,朱元璋知道,水西一旦反叛,统一西南的计划也会立刻落空,他立刻将奢香迎来南京,并诏斩马晔,以取得她的信任,共商西南治理大业。
-新的视角-
《明史·土司传》记载:“(奢香)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圹诸境,立龙场九驿。”
奢香领导辖区内的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龙场九驿不仅把驿道修进了水西地区,还联通了川滇黔驿道与其它4条驿道干线,三省分管的地域联系了起来,西南与内地的交往也频繁了起来。
奢香在进京路上为多元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感染。洪武二十三年,她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安的和其他土官的子弟,一起到南京国子监学习。
她的儿媳奢助和各部部长也不用困于深山,可以带着水西良驹进京,不仅带回了明王朝回礼的白银和锦帛,也带回了更丰富的发展机遇。
明代著名学者王士性在《黔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惟西路行者,奢香入驿,夫、马、厨、传皆其自备,……虽夜行不虑盗也。彝俗固亦有美处。”这段时间,社会更加稳定,各族民众安居乐业。
直到她36岁病逝,他的儿子继承宣慰使的位置,仍与明王朝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朱元璋曾赞她“诚恪”,依然是站在“统治”的身份来看待她的成就,而在我们今天,也有了新的立场和角度。
奢香被拘押在官府时忍辱负重,不仅是帮朱元璋免去了西南叛乱的风险,更是维护了西南地区的稳定和团结,修筑驿道、发展生产、移风易俗、解放彝文,对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做出了重要推动。
-交往、交流、交融-
实际上,正史史料对奢香的记载仅为寥寥几笔,但民间对这位女政治家的形象颇为欣赏,明清以来有不少私人撰述和民间传说丰富了她的故事,上述的“马晔鞭挞奢香”和“奢香进京告御状”就最为有代表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几千年来,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甚至矛盾冲突,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各民族在文化上互鉴交融而增进认同,在经济上互惠互生而彼此依存,在情感上手足相亲而守望相助,从多元聚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中逐步发展壮大。
除了记载着奢香事迹的《西南彝志》,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当中,还有滇王之印、桃花石钱币、八思巴铁盔甲……
展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地点:民族文化宫
Tips: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120.html